创伤性膝关节炎是怎么引起来的
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主要诱因包括创伤因素(急性创伤如严重膝关节骨折、韧带损伤,反复慢性损伤如高强度体力劳动、跪姿工作等)、年龄因素(随年龄增长软骨退变、肌肉力量减弱)、性别因素(绝经前女性因雌激素保护发生率低,绝经后雌激素下降风险增加)、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超重肥胖增加负荷、缺乏运动影响稳定性)、病史因素(既往膝关节感染或手术史增加风险)。
一、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主要诱因
1.创伤因素
急性创伤:
严重的膝关节骨折是常见诱因,例如股骨远端骨折、胫骨近端骨折等。当膝关节发生骨折时,关节面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正常的关节结构和力学关系被打乱。研究表明,约有30%-40%的膝关节骨折患者日后会发展为创伤性膝关节炎。因为骨折部位的不愈合、畸形愈合等情况,会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在关节活动时,异常的应力集中于局部,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和破坏。
膝关节韧带损伤也是重要因素,像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等。韧带损伤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使得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异常的移位和扭转,进而导致关节软骨受到不均匀的应力,引发软骨退变。据统计,膝关节韧带损伤后5-10年,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生率可达到50%左右。
反复慢性损伤:
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且膝关节负荷较大的人群,如矿工、运动员等,容易出现创伤性膝关节炎。以运动员为例,长期反复的膝关节运动,像篮球运动员频繁的急停、起跳、变向等动作,会使膝关节软骨不断受到磨损。研究发现,足球运动员膝关节软骨的磨损速度比普通人快2-3倍,随着时间推移,软骨逐渐退变,最终引发创伤性膝关节炎。另外,长时间的跪姿工作,如跪坐擦地等,也会导致膝关节软骨受到持续的压力和摩擦,增加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软骨会发生自然退变。一般来说,30岁以后关节软骨的弹性和修复能力开始下降。老年人膝关节软骨中的蛋白聚糖含量减少,水分含量降低,软骨变得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而且老年人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时,就更容易引发创伤性膝关节炎。例如,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慎滑倒,即使是轻度的膝关节扭伤,也可能因为自身软骨和肌肉等组织的退变,而发展为创伤性膝关节炎。
3.性别因素
在绝经前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生率相对男性较低。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患创伤性膝关节炎的风险逐渐增加。这是因为雌激素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维持软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绝经后女性膝关节软骨的退变速度加快,在受到创伤时,更容易出现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变,进而引发创伤性膝关节炎。
4.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膝关节的负荷。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膝关节软骨所承受的压力大约增加3-4倍。过重的体重会加速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尤其是在进行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时,膝关节软骨受到的应力显著增大。例如,一个BMI为30的肥胖者,其膝关节软骨所受的压力相当于正常体重者的2-3倍,长期如此,容易引发创伤性膝关节炎。另外,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也不利于膝关节健康,肌肉力量不足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使得关节在活动时更容易受到损伤,增加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病几率。
5.病史因素
既往有膝关节感染病史的患者,即使感染已经治愈,也可能增加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病风险。膝关节感染会破坏关节内的软骨、滑膜等结构,影响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化脓性膝关节炎治愈后,关节软骨可能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关节面变得不平整,日后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正常的关节活动时,就容易引发创伤性膝关节炎。此外,既往有膝关节手术史的患者,如膝关节半月板修复术等,术后关节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关节力学异常,增加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