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髓炎治疗步骤
儿童牙髓炎治疗包括术前评估、局部麻醉、开髓引流、牙髓治疗、术后处理。术前要采集病史、检查口腔;局部麻醉选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并轻柔操作;开髓引流可缓解疼痛;牙髓治疗分活髓切断术(适用于年轻恒牙早期牙髓炎)和根管治疗术(适用于大多数情况);术后暂封或充填并按时复诊随访,督促保持口腔卫生。
一、术前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儿童的疼痛症状,包括疼痛的性质(如自发痛、冷热刺激痛等)、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以及既往口腔疾病史、外伤史等。不同年龄儿童表达疼痛的方式可能不同,年幼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需仔细观察。例如,若儿童有长期的甜食摄入史,可能提示龋齿发展至牙髓炎的风险较高。
2.口腔检查:通过口腔视诊、探诊等了解患牙的情况,包括龋坏的部位、范围、深度,是否有穿髓孔,牙齿的松动度等。同时检查邻牙及对颌牙的情况,判断牙髓炎的范围及严重程度。对于儿童,操作需轻柔,避免引起患儿恐惧和不适。
二、局部麻醉
1.麻醉选择:通常选用适用于儿童的局部麻醉药物,如2%利多卡因等。根据患牙的位置和范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前牙牙髓炎可采用浸润麻醉,后牙可采用阻滞麻醉。
2.麻醉操作:在准确的解剖位置进行注射,注射时速度要慢,减少患儿的疼痛。要注意儿童的配合情况,安抚患儿情绪,确保麻醉操作顺利进行。
三、开髓引流
1.开髓:使用牙科钻去除龋坏组织后,暴露髓腔。开髓的位置和洞形要根据患牙的解剖结构来确定,尽可能保留健康牙体组织。例如,上颌前牙开髓时洞形呈圆三角形,下颌前牙开髓洞形呈长方形等。
2.引流:在髓腔内放置丁香油棉球等,以引流炎症渗出物,缓解髓腔高压引起的疼痛。这一步骤能迅速减轻患儿的疼痛症状,因为牙髓炎时髓腔内压力增高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开髓引流可有效降低压力。
四、牙髓治疗
1.活髓切断术(适用于年轻恒牙早期牙髓炎):
操作:在局部麻醉下,切除炎症冠髓,保留健康根髓。用生理盐水冲洗髓腔后,在根髓断面覆盖氢氧化钙等盖髓剂,然后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行永久充填。年轻恒牙的牙髓组织具有一定的修复能力,活髓切断术可保留部分活髓,维持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如轻微疼痛等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剧烈疼痛或肿胀加重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患牙咀嚼硬物。
2.根管治疗术(适用于大多数牙髓炎情况):
根管预备:开髓后通过根管器械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并对根管进行清理、成形,形成良好的根管形态,以利于根管充填。根管预备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使用合适的根管锉等器械,根据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操作,对于儿童根管较细的特点,要小心操作,避免侧穿等并发症。
根管消毒: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如氢氧化钙制剂等,以进一步杀灭根管内的残余细菌,控制感染。消毒时间根据药物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需要数天至一周左右。
根管充填:采用合适的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加根充糊剂等,将根管严密充填,封闭根管系统,防止细菌再次侵入。充填要达到准确的长度和合适的紧密程度,以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愈合。
五、术后处理
1.暂封与充填:根据牙髓治疗的不同情况进行暂封或永久充填。若为活髓切断术暂封后,一般观察1-3个月再行永久充填;若为根管治疗术则在根管充填后用复合树脂等材料进行永久充填,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2.复诊随访:告知患儿及家长按时复诊,一般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等时间段进行复诊,检查患牙的恢复情况,包括牙髓活力、根尖周组织情况等。如果出现疼痛、肿胀等异常情况要随时复诊。对于儿童,家长要督促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减少龋齿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控制甜食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