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刺应该怎么治疗
足跟骨刺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药物、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休息减少负重、物理治疗(热敷、冷敷、超声波、体外冲击波)、用矫形器与鞋垫;药物治疗主要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炎症;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者,有一定风险,儿童一般不轻易手术。
一、非手术治疗
1.休息与减少负重
对于足跟骨刺患者,休息是非常重要的。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尤其是对于那些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应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减少足跟的负重压力,以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因为长时间的负重会使足跟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加重,从而导致疼痛等症状加剧。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避免过度奔跑、跳跃等活动,防止足跟承受过大压力。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对足跟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例如,研究表明适当的热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有助于改善足跟局部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宜,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冷敷:在足跟疼痛急性发作期,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在足跟部位,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可冷敷3-4次。冷敷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肿胀,缓解疼痛。但要注意冷敷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冷敷时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出现冻伤。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治疗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等起到治疗作用。它可以促进足跟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足跟骨刺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在进行超声波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参数,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能量强度,避免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冲击波的能量传递,刺激足跟局部组织,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减轻疼痛。有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对于足跟骨刺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等要谨慎使用。
3.矫形器与鞋垫
定制合适的矫形器或使用带有足跟垫的鞋垫可以改变足跟的受力分布,减轻足跟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例如,对于扁平足患者,其足跟受力分布本身就存在异常,使用合适的矫形鞋垫可以重新分布足跟的压力,缓解疼痛。在选择矫形器或鞋垫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足部情况进行定制,儿童患者由于足部还在发育阶段,要定期评估足部发育情况,及时调整矫形器或鞋垫。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足跟骨刺引起的疼痛和炎症。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但不同人群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例如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有需要应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足跟骨刺患者经过长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经过3-6个月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后,足跟疼痛仍持续存在,严重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此时可考虑手术。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足部还在生长发育阶段,一般不轻易选择手术治疗,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经过多学科评估后认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2.手术方式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足跟骨刺切除术等。手术通过去除足跟骨刺来缓解症状,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出血等。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等,手术风险更高,需要更加谨慎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