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会有后遗症吗
髌骨骨折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膝关节不稳定等后遗症,创伤性关节炎与关节面不平整、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有关;膝关节僵硬因长时间固定、康复不当等,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肌肉萎缩是因膝关节活动受限致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膝关节不稳定由髌骨正常结构和稳定装置破坏等引起,与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相关
一、髌骨骨折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一)创伤性关节炎
1.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等因素会增加其发生风险。例如,骨折端存在微小移位,在关节活动过程中,关节软骨不断受到异常应力刺激,软骨逐渐磨损、退变,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2.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髌骨骨折后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可能相对低于中老年人,但也需关注;中老年人本身关节软骨等组织有一定退变基础,骨折后更易出现关节面不平整,从而增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风险。
生活方式:受伤后过早进行剧烈运动、过度使用关节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提高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几率。例如,骨折恢复期间未遵循医生建议,过早进行跑步、登山等活动。
病史:若患者本身有骨关节炎等基础病史,髌骨骨折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大。
(二)膝关节僵硬
1.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减少,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导致膝关节僵硬。固定时间过长、康复锻炼不及时或方法不当等是常见诱因。比如,骨折后固定超过6周,且在康复锻炼时未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就容易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
2.影响因素
年龄:年轻人相对老年人膝关节的柔韧性和恢复能力稍强,但如果固定时间过长且康复不及时,也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僵硬;老年人本身关节活动度相对较差,髌骨骨折后更容易发生膝关节僵硬。
生活方式:受伤前缺乏运动、关节活动度较差的人,髌骨骨折后发生膝关节僵硬的风险更高。而受伤后不配合康复锻炼,长期卧床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加重膝关节僵硬程度。
病史:有膝关节疾病病史的患者,髌骨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几率可能增加,因为其膝关节本身的生理状态就可能影响恢复。
(三)肌肉萎缩
1.发生机制:髌骨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受限,导致股四头肌等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长期不活动,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从而出现肌肉萎缩。
2.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肌肉再生能力较强,相对成年人发生肌肉萎缩的程度可能较轻,但如果固定时间过长也会有一定影响;成年人肌肉量相对较多,骨折后若康复不及时,肌肉萎缩相对更明显;老年人肌肉本身有一定退变,髌骨骨折后肌肉萎缩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困难。
生活方式:受伤前运动量少的人,髌骨骨折后肌肉萎缩更容易发生且恢复较慢。受伤后长时间不进行肌肉收缩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肌肉萎缩。
病史:有肌肉疾病或营养不良等病史的患者,髌骨骨折后肌肉萎缩的情况可能更突出。
(四)膝关节不稳定
1.发生机制:髌骨骨折破坏了髌骨的正常结构和膝关节的稳定装置,如支持带等损伤,导致膝关节不稳定。骨折复位不良、修复不牢固等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例如,髌骨骨折后支持带修复不佳,在膝关节屈伸活动时,髌骨可能出现异常移位,导致膝关节不稳定。
2.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髌骨骨折后如果治疗不当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可能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发育;成年人膝关节不稳定会影响日常行走、运动等功能;老年人膝关节不稳定更容易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发生。
生活方式:受伤后过早进行剧烈运动或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会加重膝关节不稳定,比如在膝关节稳定性未恢复时进行篮球、足球等需要频繁屈伸和扭转膝关节的运动。
病史:有膝关节韧带损伤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髌骨骨折后发生膝关节不稳定的风险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