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牙周病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和维护治疗。基础治疗有口腔清洁指导、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药物辅助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用药;手术治疗有牙周翻瓣术、植骨术、牙龈切除术;维护治疗需定期复查和复治,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有效清除牙面上的菌斑、软垢等。研究表明,采用正确刷牙方法能显著降低牙菌斑指数,改善牙龈炎症。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协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并给予正确示范。老年人由于手部灵活性下降,可选用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确保口腔清洁效果。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间隙,牙线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牙缝刷适用于牙龈退缩、牙间隙较大的患者。对于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更要注重口腔清洁,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加重牙周炎症,良好的口腔清洁可辅助控制血糖相关的牙周状况。
2.龈上洁治
利用超声洁治器等设备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素。超声洁治通过高频振动使牙石破碎并脱落,能快速改善牙龈炎症。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功率,对于敏感牙齿的患者,可适当降低功率或分区域逐步洁治。妊娠期女性在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进行常规龈上洁治,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可在妊娠中期进行,操作时要轻柔。
3.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用比较精细的器械去除龈下牙石,并平整牙根表面,使根面光滑平整,促进牙周组织的再附着。这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步骤,能有效清除牙周袋内的致病因素。对于伴有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可能需要多次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吸烟的牙周炎患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愈合,在进行龈下刮治后,需加强口腔清洁和定期复诊,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药物应用
牙周袋内局部放置抗菌药物,如米诺环素凝胶等,可在牙周袋内持续释放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米诺环素凝胶能有效减少牙周袋内的细菌数量,减轻炎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全身用药可能带来更多不良反应,局部药物应用更为安全,但要注意正确放置药物,避免误吞。
2.全身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不能使用阿莫西林。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患者,全身应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因为抗生素可能影响血糖代谢,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
三、手术治疗
1.牙周翻瓣术
通过翻瓣暴露病变区,彻底清除牙石、肉芽组织等,修整牙槽骨外形,然后复位缝合。适用于深牙周袋、复杂牙周病变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脑血管功能等,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漱口水,减少感染风险。
2.植骨术
对于牙槽骨吸收导致骨缺损的患者,可植入骨移植材料,促进牙槽骨再生。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等多种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妊娠期患者一般不进行植骨术,因为手术可能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影响胎儿。
3.牙龈切除术
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恢复牙龈的生理外形。适用于牙龈增生严重影响美观或功能的患者。儿童患者进行牙龈切除术时要特别谨慎,需充分考虑其口腔发育情况和术后恢复,尽量选择对牙龈刺激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
四、维护治疗
1.定期复查
牙周炎患者需定期复诊,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检查牙龈炎症情况、牙周袋深度、牙石沉积等。对于吸烟者,复诊间隔可能需要缩短,因为吸烟会加速牙周炎的进展。
2.复治
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复治,如发现有残留牙石或牙周袋复发等情况,及时进行再次洁治、刮治等处理。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易反复,更要密切随访,根据牙周状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牙周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