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要做哪些检查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相关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胎心监护。实验室检查中血清胆汁酸升高是ICP主要特异性证据,肝功能检查中ALT、AST等有相应变化;腹部B超用于排除其他肝胆疾病;胎心监护可评估胎儿宫内安危,这些检查无明显年龄、性别特异性影响但各有其监测重点和意义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清胆汁酸测定
意义:血清胆汁酸升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最主要的特异性实验室证据。正常孕妇血清总胆汁酸<10μmol/L,ICP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明显升高,可高达正常孕妇的10-100倍。在病情监测中,血清胆汁酸水平的变化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例如,有研究表明,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胆汁酸水平会持续上升,而经过有效治疗后,胆汁酸水平会逐渐下降。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一般无明显的年龄、性别特异性影响,所有妊娠期女性都可能出现血清胆汁酸的变化,但ICP的发生与妊娠期这一特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孕妇都有发生ICP的可能,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发病特点,比如初产妇相对经产妇可能有更高的发病风险,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与个体的激素水平、遗传等多因素有关。
2.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多数ICP患者的ALT和AST轻度或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10倍。其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受损程度相关,但不如血清胆汁酸敏感。在孕期,由于肝脏本身的生理变化,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例如,有些孕妇在妊娠期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肝功能轻度异常,但ICP患者的ALT和AST升高伴随血清胆汁酸的显著升高,可与生理性肝功能异常相鉴别。
总胆红素:部分ICP患者可有轻度总胆红素升高,一般为轻、中度升高,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升高,但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或两者升高无明显差异。总胆红素的变化也能反映肝细胞的损伤及胆汁排泄情况,当胆汁淤积严重时,总胆红素会进一步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ICP患者ALP常升高,可高于正常值的2倍以上。ALP升高与胆汁淤积导致的胆管细胞损伤有关,在妊娠期,ALP本身也会有生理性升高,但ICP患者的ALP升高程度更为明显,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检查
意义:腹部B超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肝胆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肝脏占位性病变等。通过B超可以观察肝脏、胆囊、胆道的形态、结构及有无异常回声等。例如,B超可以清晰显示肝脏的大小、实质回声情况,胆囊的大小、壁厚薄等。在ICP的诊断中,B超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但能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黄疸、肝功能异常的疾病,从而明确ICP的诊断方向。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对于妊娠期女性,B超检查是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没有明显的年龄、性别禁忌。但在操作时要注意适当的检查力度和时间,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一般来说,B超检查对胎儿的辐射剂量极低,在妊娠期是可以多次进行的,以监测胎儿的情况以及肝脏、胆道等的情况。
三、胎心监护
1.意义:由于ICP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胎心监护是评估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手段。通过胎心监护可以记录胎儿心率的变化、胎动时胎心的反应等情况。正常情况下,胎儿心率会随着胎动出现加速等反应,而ICP患者由于胎盘灌注不足等原因,可能会出现胎儿心率异常,如基线变异减少、晚期减速等情况。例如,有研究显示,ICP患者的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风险增加,胎心监护可以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胎心监护对于所有妊娠期胎儿都是适用的,无论胎儿的性别和孕妇的年龄如何。在孕期不同阶段,胎心监护的频率和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一般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心监护的频率会相应增加。对于ICP患者,更需要密切进行胎心监护,因为其胎儿发生不良结局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胎心监护可以动态监测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