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与食管癌症状区别
食管炎与食管癌在症状表现、病程及发展特点、检查手段辅助鉴别上均有差异。食管炎常见烧心、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病程多样,慢性有一定癌变风险,胃镜、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辅助诊断;食管癌有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消瘦乏力,病程进行性发展,多为中老年,胃镜、食管钡餐造影可辅助诊断
一、症状表现的差异
(一)食管炎常见症状
1.烧心:多在进食后出现,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所致。一般年龄较大者或有肥胖、长期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等因素引发烧心症状,比如肥胖人群因腹腔压力较高,更易导致胃酸反流。
2.吞咽疼痛:吞咽时食管黏膜受刺激或炎症影响,会出现疼痛不适,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但本身有食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症状更明显,如本身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食管炎发作时吞咽疼痛可能更易出现。
3.吞咽困难:初期多为间歇性吞咽困难,当食管发生痉挛或瘢痕狭窄时可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的人群可能因神经功能紊乱影响食管蠕动而诱发食管炎出现吞咽困难,年龄较大者食管蠕动功能本身有所减退,也可能加重吞咽困难的表现。
(二)食管癌常见症状
1.进行性吞咽困难:初期可表现为吞咽固体食物时有梗阻感,随后逐渐发展为吞咽液体食物也困难,这是因为食管癌肿瘤逐渐阻塞食管腔所致。不同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定差异,但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的人群患食管癌风险增高,年龄较大者细胞发生恶变的几率相对更高,病史方面有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的人群发展为食管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2.胸骨后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刺痛等,是肿瘤侵犯食管壁、周围组织或神经所致。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患食管癌风险高,男性相对女性在吸烟饮酒等方面可能更常见,进而增加食管癌发病可能,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也会升高。
3.消瘦、乏力:由于肿瘤消耗、进食困难等因素,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身体虚弱、乏力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但年龄较大、营养状况原本较差的人群更易快速出现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表现。
二、症状出现的病程及发展特点
(一)食管炎
病程相对多样,急性食管炎可能在接触刺激性物质等诱因下短期内发病,经规范治疗后症状可较快缓解,但如果是慢性食管炎,如反流性食管炎,若不注意生活方式调整等,症状可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一定癌变风险,但相对较低,不同年龄人群慢性食管炎的发生与各自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儿童食管炎相对少见,多与感染等因素有关,而成人食管炎更多与反流等因素相关。
(二)食管癌
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一旦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病情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肿瘤生长较为迅速,对机体的消耗也较快,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男性发病可能相对略高于女性,与男性不良生活方式更为普遍有关,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食用亚硝胺含量高的食物等,需定期进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
三、通过检查手段辅助鉴别
(一)食管炎
1.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可见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能直观判断炎症的部位和程度,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胃镜检查,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在充分准备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进行。
2.24小时食管pH监测:能检测食管内pH值变化,明确有无胃酸反流情况,对于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等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进行该项检查,依据具体病情安排。
(二)食管癌
1.胃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食管内肿瘤的形态、大小、部位等,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肿瘤的性质,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各年龄段患者只要能耐受胃镜检查均可进行,儿童食管癌极为罕见,主要见于成人。
2.食管钡餐造影:可显示食管黏膜紊乱、充盈缺损、狭窄等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食管病变,但准确性相对胃镜稍差,不同年龄人群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该项检查,比如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可考虑食管钡餐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