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多久取钢板
肱骨骨折取钢板时间与骨折愈合情况相关,成人一般12-18个月、儿童1-2年左右,还受骨折严重程度、患者年龄、治疗方式影响;取钢板前需评估骨折愈合、肢体功能等;取钢板后要进行康复锻炼和伤口护理,康复锻炼循序渐进,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感染。
一、一般骨折愈合情况与取钢板时间的关系
肱骨骨折后取钢板的时间通常与骨折愈合的情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成人肱骨骨折经过妥善治疗后,骨折愈合顺利的情况下,通常在骨折后12-18个月左右可以考虑取出钢板。这是因为骨折愈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让骨痂充分形成,达到足够的强度来维持肢体的正常功能。例如,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大多数成人肱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1年左右,骨折端的骨痂已经较为成熟,骨折线基本模糊或消失,此时取出钢板相对较为安全,对骨折部位的再次损伤风险较低。
对于儿童肱骨骨折,由于儿童骨折愈合速度比成人快,一般在骨折后1-2年左右可以考虑取出钢板。但儿童的情况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的骨骼仍在发育中,过早取出钢板可能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过晚取出可能增加钢板对骨骼发育的影响。需要根据儿童骨折愈合的具体影像学表现,如X线显示骨折线完全消失、骨痂充分形成等情况来综合判断。
二、影响取钢板时间的因素
1.骨折的严重程度
对于简单的肱骨骨折,如单纯的横形骨折,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取钢板时间可能接近上述一般的时间范围。而对于复杂的肱骨骨折,例如粉碎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骨折等,骨折愈合时间可能会延长,取钢板时间也需要相应后延。因为复杂骨折的修复过程更为复杂,骨痂形成和骨折部位的稳定需要更长时间。
例如,粉碎性肱骨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块较多,骨愈合的难度增加,可能需要18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合适的取钢板时机。
2.患者的年龄
除了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外,老年人肱骨骨折后取钢板时间也需要适当调整。老年人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问题,所以取钢板时间可能需要延长至18-24个月甚至更久。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代谢较慢,骨痂形成速度慢,骨折部位达到足够强度的时间更长。
而年轻的成年人,如果骨折愈合顺利,取钢板时间可能相对提前到12-15个月左右。
3.治疗方式
如果采用的是保守治疗后骨折愈合不佳,需要手术再次处理后取钢板,那么取钢板时间会相应后延。而如果是手术治疗中采用了良好的固定方式,促进了骨折愈合,那么取钢板时间可能会提前。例如,采用坚固内固定系统的手术治疗,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和愈合,可能使取钢板时间提前。
三、取钢板前的评估
在考虑取出钢板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首先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观察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包括骨折线是否消失、骨痂形成是否充分、骨折部位的骨质强度等。同时,要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如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度、上肢的力量等。对于一些特殊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尤其针对老年人),以了解骨质情况,判断是否能够耐受钢板取出手术以及骨折部位在取出钢板后的稳定性。
四、取钢板后的注意事项
1.康复锻炼
取钢板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初期要注意逐渐恢复上肢的活动度和力量。例如,在取钢板后的1-2周内,可以进行简单的肩关节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随着时间推移,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握力练习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康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
对于儿童患者,取钢板后的康复锻炼需要家长更加关注和协助,因为儿童的配合度相对较低,但要引导儿童逐步恢复上肢功能,避免因锻炼不当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2.伤口护理
取钢板后的伤口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换药等处理,防止伤口感染。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患者,都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儿童由于活泼好动,更要防止伤口受到碰撞等导致感染或伤口裂开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