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一种罕见慢性关节病,累及滑膜等,病因不明,可能与创伤等有关,病理有大体和显微镜下表现,临床表现有关节及全身症状,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和关节穿刺,诊断靠综合判断及病理,需与类风湿关节炎等鉴别,治疗有手术和保守,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方案。
一、定义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慢性关节病,它主要累及关节滑膜、滑囊和腱鞘,以滑膜细胞增生、绒毛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积以及结节状肿块形成为特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创伤、出血、炎症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认为,滑膜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滑膜细胞异常增殖,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从分子水平来看,可能涉及一些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异常调控,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不过多见于青壮年。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关节频繁活动的人群,可能因关节创伤风险增加而相对更易患病。有既往关节创伤、出血病史的人群,患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风险可能会升高。
三、病理表现
1.大体病理:滑膜呈绒毛状或结节状增生,绒毛粗细不等,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呈棕褐色或暗红色,这是由于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
2.显微镜下病理:可见大量的滑膜细胞增生,胞质丰富,呈梭形或多边形,同时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积,还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
四、临床表现
1.关节症状:病变关节多有疼痛、肿胀,早期肿胀可能较轻,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关节活动受限也是常见表现,活动时可能伴有弹响或卡顿感。不同关节发病时表现有所差异,如膝关节受累时,可发现关节肿胀明显,浮髌试验常呈阳性。
2.全身表现: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可能有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但通常不突出。
五、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可能变窄,病变严重时可出现骨质侵蚀等表现。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关节内的结节状病变以及骨质破坏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是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可显示滑膜增厚、结节形成以及关节内的出血信号等特征性表现,能准确评估病变累及的范围,包括关节囊、滑膜皱襞等部位。
2.关节穿刺:关节穿刺可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液体中含铁血黄素含量较高,这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穿刺只是辅助检查手段,不能仅依靠此确诊。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关节穿刺等综合判断。影像学上典型的滑膜增厚、结节形成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结合关节内血性积液等特征,可初步考虑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但最终确诊需要病理检查,通过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金标准。
2.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对称性多关节受累,类风湿因子常呈阳性,影像学上早期以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为主,晚期可有明显的关节畸形,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单关节或少数关节受累、影像学表现等有所不同。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常有急性发作史,血尿酸升高,关节液中可找到尿酸盐结晶,病变多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等,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表现有差异。
七、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等。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的是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对于病变范围较小的患者,可选择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对于病变范围较广、复发的患者可能需要开放性手术。保守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等,但保守治疗一般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评估,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对于老年患者,要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能力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