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腺肌症有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胆囊腺肌症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右上腹或放射至肩背部的隐痛、胀痛或绞痛等腹痛症状,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较少见的黄疸等其他症状;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患者症状不典型,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变化快,女性患者生理期症状可能变化,有其他病史患者症状易混淆。

一、腹痛

疼痛部位:多数患者的腹痛位于右上腹,部分可放射至右侧肩背部。这是因为胆囊位于右上腹,当胆囊发生病变时,炎症刺激或胆囊收缩可能会引起右上腹及肩背部的牵涉痛。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80%的胆囊腺肌症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症状。

疼痛性质:疼痛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隐痛较为常见,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这是由于进食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而病变的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从而引发疼痛;胀痛则可能是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变化等因素导致胆囊张力改变引起;绞痛相对较少见,可能是胆囊管受到刺激发生痉挛所致。不同患者的疼痛性质可能因个体差异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二、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这与胆囊腺肌症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有关,胆囊主要功能之一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当胆囊病变时,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脂肪等食物的消化,导致患者食欲不振。研究表明,约50%左右的胆囊腺肌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症状。

腹胀:患者常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这是因为胆囊功能异常影响了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蠕动和消化过程,食物在胃肠道内消化吸收减慢,气体积聚,从而引起腹胀。例如,进食后胃肠蠕动相对缓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产生气体增多,导致腹胀感明显。

三、其他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这是由于胆囊病变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反射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当胆囊收缩异常或胆汁排出不畅时,会影响到胃肠道的正常消化环境,从而引发这些症状。

黄疸:较少见,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如果胆囊腺肌症导致胆囊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就会引起黄疸。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一般在胆囊管完全梗阻时才会出现。

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胆囊腺肌症较为罕见,症状可能不典型。儿童可能表现为腹部不适、哭闹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和腹部情况。如果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腹部拒按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儿童胆囊腺肌症可能更容易被忽视,延误诊断和治疗。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胆囊腺肌症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腹痛等症状可能较轻,但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胆囊腺肌症的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医生在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以准确诊断胆囊腺肌症。同时,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管理,以及胆囊腺肌症治疗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三、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胆囊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胆囊腺肌症相关症状的变化。例如,在生理期前后,部分女性患者的腹痛等症状可能会加重。因此,女性患者在生理期需要更加关注自身胆囊腺肌症的症状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以减少症状的发作。

四、有其他病史的患者

对于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胆囊腺肌症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与原有的胃肠道疾病症状相互混淆。例如,本身有胃炎的患者,胆囊腺肌症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胃炎的复发或加重。因此,这类患者在就医时需要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以便医生准确鉴别诊断。对于有胆囊结石病史的患者,胆囊腺肌症与胆囊结石可能同时存在,两者的症状可能相互交织,医生需要综合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主要是指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良性胆囊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胆囊腺肌症是怎么回事
李保双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发病原因不明,一般情况下和家族遗传、慢性损伤、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1.家族遗传 胆囊腺肌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有亲属存在胆囊异常增生的情况时,可导致患者患胆囊腺肌症的风险增加。 2.慢性损伤 胆汁淤积、胆结石形成等原因造成患者的胆囊出现损伤时,可能会引起胆囊瘢痕组织异常增生的情
胆囊壁厚的原因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壁厚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等。 1、胆囊炎 胆囊炎主要是胆道梗阻、胆汁淤积造成继发感染所致,此病会使胆囊壁异常增生,从而导致胆囊壁增厚。 2、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和胆汁中含有过多胆固醇或胆色素、胆囊不能完全排空等因素有关。若结石长期存在于胆囊内,有可能会刺激胆囊壁,导致胆囊壁
胆囊隆起病变怎么办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生胆囊隆起病变的患者可以通过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癌等原因导致,需要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胆囊息肉 患者病情程度较轻,无不适时可以通过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情,定期到医院复查。胆囊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0mm,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一般选择腹腔镜手术。 2、胆囊腺肌症 胆囊
胆囊腺肌症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的诊断方法是超声检查、CT检查、组织病理活检等。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能够观察患者胆囊的结构和形态有无改变,进行该项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胆囊壁弥漫性、节段性或局限性增厚的情况,有助于诊断胆囊腺肌症。 2.CT检查 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可以清楚地观察胆囊内的病变情况,可能会出现胆囊壁内憩室与
胆囊腺肌症该如何预防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预防胆囊腺肌症的方法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重、积极治疗胆囊疾病等。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人体平时应该控制饮食,尽量少吃猪肝、肥肉、猪板油等食物,以免引起胆囊病变,防止出现胆囊腺肌症。 2.保持健康的体重 人体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瑜伽、慢跑、爬山等运动,有助于增加热量消耗,维持健康的体重
胆囊腺肌症日常应注意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日常应注意保证饮食健康、减轻精神压力、定期随访等。 1.保证饮食健康 患者平时应该适当控制脂肪的摄入,少吃肥肉、猪板油等食物,食用鸡蛋羹、鱼肉、蔬菜汤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减轻精神压力 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放松紧张的情绪,不要过分焦虑,避免背负精神压力,有利于胆囊腺肌
胆囊腺肌症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家族遗传、慢性损伤、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1.家族遗传 胆囊腺肌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家族中有亲属存在胆囊异常增生的情况时,可导致患者患胆囊腺肌症的风险增加。 2.慢性损伤 胆汁淤积、胆结石形成等原因造成患者的胆囊出现损伤时,可能会引起胆囊瘢痕组织异常增生的情况,形
胆囊腺肌症该如何治疗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是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患病期间应该保证饮食清淡,保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出现。 2.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时,应当按照医生的规定服用盐酸伊托必利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药物,促进胃肠蠕动,避
胆囊腺肌症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恶变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右上腹疼痛、发热、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 2.病情加重 患者右上腹疼痛的症状持续加重,同时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表现时,应当立刻到正规的医院治疗该疾病。 3.恶变 胆囊
胆囊腺肌症是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主要是指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良性胆囊疾病。 胆囊腺肌症好发于成年男性。胆囊腺肌症的发生可能与家族遗传、慢性损伤、炎症刺激等多种原因有关。患者发生胆囊腺肌症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胆囊腺肌症,反复受到不良刺激,则会出现恶变的情
胆囊腺肌症是什么病
蔡景理 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是指胆囊的腺体以及胆囊肌层出现慢性增生的一种疾病,一般出现在胆囊底部,表现为胆囊底部的增厚。另外,胆囊体部也会有环形的腺肌症以及弥漫性的胆囊腺肌症。如果胆囊腺肌症出现在胆囊底部,可以考虑把胆囊进行局部切除。如果是胆囊出现环形的腺肌症以及弥漫的胆囊腺肌症,建议将胆囊切除。
胆囊腺肌症的症状有哪些
蔡景理 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由于胆囊腺肌症是黏膜以及胆囊肌层的增生表现,因此对胆囊的收缩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胆囊腺肌症合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右上腹隐痛、中上腹的胀痛、剧烈胆绞痛等症状,并且还会伴有畏寒、发热以及肩部放射痛等症状。
胆囊腺肌症怎么治疗
蔡景理 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三甲
由于胆囊腺肌症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是也不排除有恶变可能,因此如果没有症状胆囊腺肌症,且患者年龄比较大,建议以定期B超检查随访为主。胆囊腺肌症如果有症状,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或者胆囊腺肌症患者比较年轻,定期B超检查发现胆囊腺肌症有增大表现,建议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上要根据胆囊腺肌症类型,如果是局限性胆囊腺肌症,可以采取腹腔镜下局部
胆囊腺肌症到多大会癌变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发展到多大会发生癌变,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特定的标准。该病变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受病变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腹部疼痛、黄疸、发热、寒战等症状。由于该病便存在潜在恶性,因此确诊后建议及早手术治疗,将病变切除,从而避免病变继续发展。手术后一定要进行病理检查,进一步分析病情。
胆囊腺肌症到多大会癌变
高天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属于良性病变,恶变几率非常小,不到10%,但是,如果大于五厘米,癌变的可能性则会非常大,所以需要积极进行调整。对于特别小的胆囊腺肌症,平时需要注意饮食以清淡饮食为主,按时规律用餐,切忌暴饮暴食,并定期进行复查。如果胆囊腺肌症较大,为了防止癌变,便建议患者及时进行预防性手术来做切除处理。
胆囊腺肌症是什么病严重吗
吴海武 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并不是一种较严重的疾病,为胆囊的增生性疾病的一种。胆囊腺肌症以慢性增生为主,还伴随退行性变改变。目前本病发生原因并不清楚,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可能有右上腹隐痛以及出现类似于胆囊炎、胆石症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