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分型有哪些
股骨颈骨折有多种分型方式,按骨折线部位分为股骨头下骨折(血供几乎中断,易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多见于老年人,女性更易发生)、经股骨颈骨折(血供部分维持,仍有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能,受年龄、生活方式影响)、股骨颈基底骨折(血供丰富,易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低);按X线表现分为GardenⅠ型(部分骨小梁中断,易漏诊)、GardenⅡ型(完全骨折无移位,需密切观察)、Garden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愈合难,缺血坏死风险增加)、Garden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缺血坏死发生率极高,治疗复杂,预后差);按骨折移位程度分为PauwelsⅠ型(夹角<30°,剪力小,稳定,愈合易,缺血坏死率低)、PauwelsⅡ型(夹角30°-50°,剪力中等,稳定性及预后介于Ⅰ型和Ⅲ型间)、PauwelsⅢ型(夹角>50°,剪力大,不稳定,易移位,缺血坏死率高,治疗难,预后差)。
一、按骨折线部位分型
1.股骨头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使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损伤,股骨头血液供应几乎完全中断,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会很大。此型多见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强度下降有关,女性相对更易发生此类骨折,因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可能存在生活方式因素影响骨健康。
2.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有两个主要的血供来源,骨折后部分血液循环仍可维持,但相对股骨头下骨折血供情况稍好一些,不过仍有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年龄因素对此型骨折影响与股骨头下骨折类似,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骨折风险不同,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骨代谢异常风险,进而增加骨折发生几率。
3.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小转子间连线处,此处骨折部位血供丰富,骨折容易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较低。
二、按X线表现分型(Garden分型)
1.GardenⅠ型(不完全骨折):为部分骨小梁中断,仅有少量骨小梁连接,骨折端相对稳定,此型在X线片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对于有外伤史且怀疑股骨颈骨折但初次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需进一步行CT等检查明确。
2.Garden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骨折端完全断裂,但两骨折端没有发生移位,X线片可见骨折线,但骨折端对位良好,此型需密切观察,因为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移位进而发展为更严重的类型。
3.GardenⅢ型(完全骨折且部分移位):骨折端完全断裂,且部分骨折端发生移位,X线片上可见骨折端有部分错位情况,此型骨折愈合相对较难,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增加。
4.GardenⅣ型(完全骨折且完全移位):骨折端完全断裂,且两骨折端完全分离移位,X线片上骨折端对位极差,此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极高,治疗相对复杂,预后相对较差。
三、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Pauwels分型)
1.PauwelsⅠ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Pauwels角)小于30°。此型骨折端剪力小,骨折稳定性较好,愈合相对容易,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低。该分型考虑了骨折线角度对骨折稳定性的影响,不同角度反映了骨折受剪力的不同情况,年龄因素影响骨的强度和骨折后的愈合能力,年轻患者骨强度相对较高,可能此型骨折后愈合相对更有利,而老年患者骨强度下降,即使是Ⅰ型骨折,也需关注骨折后的恢复情况,因为骨质疏松等因素仍可能影响愈合。
2.PauwelsⅡ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在30°-50°之间。此型骨折端剪力中等,骨折稳定性介于Ⅰ型和Ⅲ型之间,愈合情况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也处于两者之间。生活方式中运动习惯等因素会影响骨的状态,经常进行适度运动的人群骨强度相对较好,可能对此型骨折的预后有一定积极影响。
3.PauwelsⅢ型:骨折线与水平线夹角大于50°。此型骨折端剪力大,骨折稳定性差,极易发生移位,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高,治疗相对困难,预后相对较差。年龄较大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此型骨折后恢复面临更大挑战,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局部血供及整体身体状况对骨折恢复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