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产后抑郁症会有哪些表现
重度产后抑郁症在情绪、认知、行为、躯体方面有多种表现。情绪上持续低落、焦虑不安;认知上注意力难集中、自我评价降低;行为上活动减少、有自杀倾向或行为;躯体上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
焦虑不安:常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母亲角色,担心婴儿的健康等诸多方面。比如会不停地担忧婴儿是否会生病、自己是否能照顾好婴儿等,这种焦虑情绪难以通过自身调节缓解,会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年龄较小的产妇可能因为自身心理成熟度不够,对照顾婴儿的能力更缺乏自信,从而更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对于有家族焦虑史的产妇,产后焦虑不安的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上,如果产妇处于压力较大的家庭环境中,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更严重。
认知方面
注意力难以集中:患者很难集中注意力,无论是照顾婴儿还是进行日常活动时,都容易分心。例如在照顾婴儿喂奶时,可能会频繁走神,无法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年龄较大的产妇可能因为身体恢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从性别角度,女性在产后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可能导致认知方面的注意力问题更突出;生活方式上,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状况,有睡眠障碍的产妇更容易出现这种认知问题;有神经系统疾病既往史的产妇,产后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风险可能增加。
自我评价降低:对自己的评价显著降低,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母亲,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差。比如觉得自己无法给婴儿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无法给予婴儿足够的关爱等,这种自我评价降低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年轻产妇可能因为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对自己作为母亲的评价更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降低;有低自尊人格特质的产妇,产后自我评价降低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生活方式上,如果产妇在产后面临较多的负面评价等情况,会强化自我评价降低的现象。
行为方面
活动减少:整体活动水平降低,表现为不爱动弹,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等。比如原本喜欢出门散步的产妇,产后可能长时间待在室内,懒得进行日常的活动。年龄较大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可能更容易出现活动减少的情况;从性别角度,女性在产后身体恢复需要时间,且心理上可能更倾向于待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导致活动减少;生活方式上,如果产妇居住环境不便等,会限制其活动,加重活动减少的行为;有慢性疾病的产妇,产后身体状况可能不允许过多活动,从而出现活动减少的现象。
自杀倾向或行为:这是重度产后抑郁症非常严重的行为表现,患者可能会产生自杀的念头,甚至有实施自杀行为的计划和举动。例如可能会思考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已经在筹备自杀的相关事宜。对于有家族自杀史的产妇,产后出现自杀倾向或行为的风险大大增加;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产妇,在面对产后诸多压力时,更容易产生极端的自杀倾向;生活方式上,如果产妇在产后处于极度孤立无援的状态,会显著提高自杀倾向或行为的发生风险。
躯体方面
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也可能出现过度睡眠的情况。研究发现,很多重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入睡困难的产妇可能在床上辗转反侧很久都无法入睡,而过度睡眠的产妇则会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年龄较大的产妇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从性别角度,女性产后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对睡眠的影响更为明显,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生活方式上,产后照顾婴儿的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会严重干扰睡眠,使睡眠障碍问题加重;有睡眠障碍既往史的产妇,产后睡眠障碍可能会复发且更为严重。
食欲改变:可能出现食欲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亢进的情况,通过大量进食来缓解情绪,但这往往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例如食欲下降的产妇可能一天都吃不下一顿完整的饭,而食欲亢进的产妇可能会不停地吃东西。年龄较小的产妇可能因为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更容易出现食欲改变的情况;从性别角度,女性在产后身体代谢等变化会影响食欲,导致食欲改变;生活方式上,如果产妇在产后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可能会出现食欲改变的现象;有消化系统疾病既往史的产妇,产后食欲改变可能会受到原有疾病的影响而更为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