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长期影响引发微血管病变(如视网膜病变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肾脏病变致肾功能衰竭等)、血管病变引发大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致冠心病、脑梗死等),神经病变与代谢紊乱因素、血管病变影响相关,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影响,老年人群更易现大血管并发症且神经病变发生率高、预后差,女性妊娠糖尿病患者风险增加,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并发症加速发生,长期糖尿病病史者并发症风险渐增。
1.对视网膜的影响:高血糖会使视网膜的微血管发生病变,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水分积聚,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等病变,最终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约有60%在发病10年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2.对肾脏的影响:肾脏是富含微血管的器官,长期高血糖会使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基质增多,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临床统计显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约占40%-50%。
血管病变引发的大血管并发症
1.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方面,高血糖会导致氧化应激增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的抗凝、抗血栓功能减弱,促凝、促血栓功能增强;另一方面,高血糖会影响脂质代谢,使血脂异常,如导致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升高,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累及冠状动脉时可引起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累及脑动脉时可引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且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神经病变相关原因
1.代谢紊乱因素:高血糖引起的山梨醇-果糖代谢通路异常是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山梨醇在神经细胞内积聚,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引起神经细胞水肿、变性,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同时,多元醇通路的活跃消耗了大量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使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减少,影响神经的营养供应。另外,高血糖引起的蛋白非酶糖化反应增加,使神经纤维的蛋白发生糖化交联,导致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异常,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神经病变表现。
2.血管病变影响: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这会使神经的血供受到影响,造成神经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神经病变。例如,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往往也存在神经纤维的血供不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
不同人群的相关特点及影响
1.老年人群: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新陈代谢减缓,对于高血糖的耐受和调节能力更弱。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且由于机体修复能力下降,并发症的预后相对更差。同时,老年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也较高,且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女性人群:部分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高血糖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可能增加,如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期高血糖除了影响自身的代谢紊乱外,还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巨大儿等,且产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长期来看也会增加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3.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更难控制,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例如,高热量饮食导致血糖波动更大,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等;缺乏运动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更易升高,加重代谢紊乱,从而加快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病变的进程。
4.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人群:随着糖尿病病史的延长,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长期高血糖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慢性损伤不断累积,从最初的轻微代谢紊乱相关改变,逐渐发展为明显的微血管、大血管及神经等并发症,如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约半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病史超过20年的患者多数会合并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