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替牙期错颌畸形矫正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儿童替牙期错颌畸形矫正包括矫正前评估与规划,需全面口腔检查、判断错颌畸形类型;矫正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矫正器具并正确佩戴、维护口腔卫生、注意饮食;矫正后要定期随访、正确佩戴保持器以巩固效果防复发。
一、矫正前的评估与规划
1.全面口腔检查:儿童替牙期错颌畸形矫正前需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的排列、咬合关系、牙龈状况、颌骨发育等。通过口腔X光片等辅助检查,准确了解牙齿的萌出情况、牙槽骨和颌骨的形态结构。例如,拍摄全景片可清晰显示全口牙齿的萌出及颌骨的发育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提供依据。此检查需考虑儿童的年龄因素,一般在替牙期阶段性进行,以跟踪牙齿的发育变化。
2.错颌畸形类型判断:准确判断错颌畸形的类型,如牙性、骨性或功能性错颌等。不同类型的错颌畸形矫正方法和时机有所不同。牙性错颌畸形相对较易矫正,而骨性错颌畸形可能需要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综合评估。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潜力,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骨性错颌畸形可能需要在生长高峰期前或高峰期进行早期干预,以利用颌骨的生长潜力达到更好的矫正效果。
二、矫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矫正器具的选择与佩戴
器具选择:根据错颌畸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矫正器具,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等。活动矫治器便于儿童摘戴,适用于简单的牙性错颌畸形矫正,但需要儿童有较好的配合度;固定矫治器黏着在牙齿上,矫正效果相对稳定,但佩戴后口腔清洁难度增加。选择器具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配合能力和错颌畸形的严重程度。
佩戴要求:佩戴矫正器具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佩戴。固定矫治器佩戴后,儿童要注意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矫治器脱落或损坏。活动矫治器要注意保持清洁,每次进食后都要摘下清洗,佩戴时要确保就位准确。儿童在佩戴矫正器具初期可能会有不适感,如牙齿轻度酸痛、口腔黏膜摩擦等,一般会在1-2周内逐渐适应,但要让儿童了解这是正常现象,鼓励其坚持佩戴。
2.口腔卫生维护
刷牙方法:由于矫正器具的存在,儿童口腔卫生维护更为重要。要指导儿童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位。对于固定矫治器,要特别注意矫治器周围及牙齿的颈部等部位的清洁。可以使用小头软毛牙刷,配合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来清洁牙齿邻面。
口腔清洁频率:建议儿童每天至少刷牙3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进食后要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滋生细菌,引发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考虑到儿童的自觉性可能较差,家长要起到监督和协助的作用,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如前文所述,要避免儿童食用过硬的食物,如坚果、骨头等,防止矫正器具受损或牙齿受伤;也要避免食用过黏的食物,如口香糖、糯米制品等,防止矫治器被黏脱。
保证营养均衡:虽然要注意饮食,但也要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应多摄入富含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和牙齿健康的需要。同时,要控制甜食的摄入,减少龋齿的发生风险。
三、矫正后的随访与保持
1.定期随访:矫正结束后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每3-6个月复诊一次。通过复诊检查牙齿的排列、咬合关系的稳定情况以及矫治器的佩戴情况等。随访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牙齿和颌骨的长期稳定性,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变化,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有些儿童在矫正后可能会出现复发的倾向,通过定期随访可以早期干预。
2.保持器的佩戴
保持器选择:根据矫正后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持器,如活动保持器、固定保持器等。活动保持器佩戴相对灵活,但需要儿童长期坚持佩戴;固定保持器相对稳定,但佩戴后口腔异物感可能较强。选择保持器时要综合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口腔情况等因素。
佩戴要求: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佩戴保持器。一般来说,最初几个月需要全天佩戴保持器,之后可根据情况逐渐减少佩戴时间,但至少要保证夜间佩戴。要注意保持器的清洁,定期清洗,避免细菌滋生。儿童在佩戴保持器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佩戴情况,鼓励儿童坚持佩戴,以巩固矫正效果,防止错颌畸形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