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的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运动疗法(多数适用,不同年龄注意事项不同)、物理治疗(热敷、牵引等及注意事项)、减重(过重加重负担,不同人群减重方式不同);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抑制COX抗炎镇痛,特定患者慎用)、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肝肾功能不全者调整剂量);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经保守无效的情况,包括关节清理术(关节内有游离体等)、截骨术(纠正力线)、关节置换术(关节破坏严重的老年患者,身体差等不能耐受者不适用)。
一、非药物治疗方法
1.运动疗法
适宜人群及原理:对于大多数骨质增生患者适用,通过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负荷。例如游泳,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关节的压力,同时游泳时关节的活动较为全面,可锻炼肩、肘、髋、膝等多部位关节周围肌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游泳运动。对于体重超重的骨质增生患者,运动能帮助减轻体重,进而减少关节所受压力,延缓骨质增生进展。
不同年龄人群注意事项:儿童进行运动时要选择适合其身体发育阶段的运动项目,避免过度运动造成关节损伤;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剧烈的奔跑、跳跃等对关节冲击大的运动,可选择慢走、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要适当放松。
2.物理治疗
热敷:利用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患有糖尿病的骨质增生患者,由于其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
牵引:对于颈椎或腰椎骨质增生患者,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牵引的重量和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调整。例如颈椎牵引,一般牵引重量从3-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牵引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1-2次。孕妇由于身体特殊情况不适合进行牵引治疗。
3.减重
原理及影响: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加速骨质增生的发展。对于体重指数(BMI)超过正常范围(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范围18.5-23.9)的骨质增生患者,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使关节所受压力平均减少4-6公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减重方式不同,对于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要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对于饮食不规律的人群,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比例。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例如布洛芬,能缓解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要慎用,因为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溃疡病情,这类患者使用时需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如是否出现腹痛、黑便等症状。
2.软骨保护剂
代表药物及作用:如氨基葡萄糖,它可以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酶和磷脂酶A2的活性,并可防止损伤细胞的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起到保护关节软骨、延缓骨质增生进展的作用。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氨基葡萄糖时需要调整剂量,因为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要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骨质增生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如出现严重的关节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经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严重,出现膝关节畸形,行走困难,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
2.不同手术方式及适用情况
关节清理术:适用于关节内有游离体、滑膜增生明显的患者,通过清除关节内的异物、增生的滑膜等,改善关节症状。
截骨术:主要用于纠正关节力线,减轻病变关节的负荷,适用于年轻、关节破坏不严重的骨质增生患者,如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的患者。
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患者,关节破坏严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时,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如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但对于身体状况较差、存在严重心肺疾病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关节置换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