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是什么
撕脱性骨折是骨折的特殊类型,因肌肉或韧带猛烈收缩致骨质撕裂分离,多发生于膝关节、踝关节等,运动损伤常见;发病机制与外力作用和解剖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部分有畸形;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治疗分保守(移位不明显用石膏固定等并康复理疗)和手术(移位明显时复位内固定);不同人群有特点,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群、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各有需注意之处。
一、定义
撕脱性骨折是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是由于肌肉或韧带突然猛烈收缩,导致其附着的骨质部分被撕裂、分离。多发生于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常见于运动损伤等情况。例如在足球运动中,运动员快速变向时,相关肌肉强力收缩可能引发膝关节周围的撕脱性骨折。
二、发病机制
1.外力作用:当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突然进行强烈的收缩或被过度牵拉时,由于附着点的骨质强度相对薄弱,就会导致骨质从骨附着处被撕脱。比如在进行篮球跳跃投篮动作时,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剧烈收缩,可能使踝关节处的骨质发生撕脱。
2.解剖因素:某些部位的骨骼结构相对薄弱,使得在受到相应外力时容易发生撕脱。以足部为例,足部某些骨骼的连接结构特点可能增加撕脱性骨折的发生风险。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受伤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且随着活动疼痛加剧。例如膝关节撕脱性骨折时,膝关节活动会使疼痛更明显,患者往往难以继续进行相关肢体活动。
2.肿胀:受伤局部会迅速出现肿胀,这是因为组织损伤后局部出血、炎性反应等导致。比如踝关节撕脱骨折时,踝关节会很快出现肿胀情况。
3.畸形(部分情况):严重的撕脱性骨折可能会出现局部畸形,不过相对来说这种情况不是所有撕脱性骨折都必然出现,但一旦发生会有明显外观改变。例如严重的膝关节撕脱骨折可能会让膝关节外观有异常改变。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对受伤部位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撕脱性骨折情况,会发现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体征。比如检查膝关节撕脱骨折时,会发现膝关节压痛明显且活动受限。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撕脱性骨折的常用方法,能初步显示骨质撕脱的情况,可发现是否有骨质的分离等情况。例如通过X线能初步看到膝关节周围是否有骨质撕脱。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结构的撕脱性骨折,CT能更清晰显示骨质撕脱的细节情况,能更精准判断骨质撕脱的具体状况。比如对于踝关节复杂结构的撕脱骨折,CT能更清晰呈现。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相关的撕脱性骨折,MRI能更好显示周围软组织与骨质撕脱的关系,可更细致判断软组织与骨质撕脱的关联。例如对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联的撕脱骨折,MRI能更细致展现。
五、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对于一些撕脱骨折移位不明显的情况,可采用石膏固定等保守方式。例如撕脱骨折移位不大的踝关节,可通过石膏固定等保守处理。
配合康复理疗等促进损伤修复,康复理疗方式包括电疗、热敷等促进损伤部位恢复。比如撕脱骨折后配合电疗等康复理疗促进恢复。
2.手术治疗:
当撕脱骨折移位明显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例如膝关节撕脱骨折移位明显时,通过手术复位并用内固定装置固定。
手术需遵循精准复位等原则,确保复位到合适位置,以利于骨折愈合等。比如手术中精准复位撕脱骨折部位,保障后续愈合条件。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骨骼发育尚不完全,在运动中更容易发生撕脱性骨折,由于其骨骼韧性等特点,在运动时需更注意防护。例如儿童青少年在足球、篮球等运动中,相比成人更易发生撕脱性骨折,应更强调防护装备的使用。
2.成年人群:成年人相对骨骼强度有一定基础,但在一些高强度运动中仍需注意,比如进行攀岩等高强度运动时,也可能发生撕脱性骨折,需关注运动中的防护。
3.老年人群:老年人骨骼强度下降,发生撕脱性骨折后恢复相对更慢,在日常活动中需更谨慎,例如老年人在进行日常轻度活动时,要更留意防护,避免引发撕脱性骨折。
4.女性特殊情况:女性在骨骼结构与男性有差异,在一些需要发力的运动中,相对更需注意防护,比如女性在进行芭蕾舞等需要发力的运动时,要更关注撕脱性骨折的防护。
5.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骨骼相关病史的人群,发生撕脱性骨折时处理更需谨慎,要依据基础病史情况调整治疗和防护方式,例如有既往踝关节骨骼病史的人群,发生撕脱骨折时要结合既往病史定制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