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运动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进行合适运动并遵循原则,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较适宜,散步要选平坦路、控速度姿势,游泳选蛙泳等;需避免剧烈腰部扭转运动和长时间弯腰伏案类;不同病情阶段运动有差异,急性发作期多休息、做简单床上康复动作,缓解期逐步增运动类型强度;特殊人群运动有注意事项,老年、女性、有基础疾病者各有不同要求。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进行的运动类型及原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可以运动的,但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并遵循一定原则。首先,有氧运动较为适宜,如散步、游泳等。散步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腰部及下肢肌肉力量,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控制速度和时间,以自身不感到腰部明显不适为宜。游泳是非常推荐的运动方式,尤其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可减轻身体自重对椎间盘的压力,同时能锻炼腰背肌力量,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原则是循序渐进,运动强度要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高强度运动,防止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一)散步
散步时应选择平坦、舒适的路面,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保持每分钟60-90步左右,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步行距离,比如从每次步行10-1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20-30分钟。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散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挺胸收腹的姿势,这样有助于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减轻腰部压力。
(二)游泳
游泳时要选择水质清洁、水温适宜的泳池。蛙泳时,身体在水中呈水平状态,腰部肌肉处于相对放松但又能得到锻炼的状态,每次游泳时间根据个人体力而定,一般初学者可先从15分钟左右开始,随着身体适应能力增强逐渐延长时间。同时,游泳后要注意及时擦干身体,避免受凉,因为受凉可能会引起腰部肌肉痉挛,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相关不适。
二、需避免的运动类型
1.剧烈的腰部扭转运动:像快速的弯腰捡重物、大幅度的腰部扭转动作等。例如,在打网球、乒乓球时过于剧烈的腰部扭转击球动作,容易使腰椎间盘受到不均匀的压力,导致椎间盘突出情况加重,因为这种剧烈扭转会改变椎间盘内的压力分布,增加对椎间盘纤维环的应力,从而可能引发髓核突出。
2.长时间弯腰伏案类运动或姿势:长时间弯腰工作、久坐后突然弯腰等情况。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弯腰操作的工作,如长时间弯腰拖地等,会持续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尤其是椎间盘后侧的压力,久而久之容易诱发或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不同病情阶段患者的运动差异
1.急性发作期:此时患者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较为明显,应尽量多休息,减少运动。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康复动作,如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每次抬高下肢至与床面呈30-40度左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以不引起腰部症状明显加重为度。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适度的床上运动来维持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同时避免运动加重椎间盘突出的刺激。
2.缓解期:当患者腰部疼痛等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增加上述合适的运动类型和强度。比如从散步时间逐渐延长,游泳次数增加等。此时运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腰背肌力量,改善腰椎的稳定性,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散步时间可延长至每次30分钟以上,每天1-2次。
四、特殊人群的运动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合并有骨质疏松等情况,运动时要更加谨慎。选择运动时要考虑地面防滑等因素,避免摔倒。运动强度应更轻缓,如散步时可选择在平坦且有扶手的公园小道上进行,速度更慢,每次步行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左右即可,游泳时可选择在浅水区进行,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老年患者骨骼强度下降,剧烈运动可能增加骨折等风险。
2.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或孕期(如果是孕期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运动需特别注意。月经期间腰部可能相对更敏感,运动时要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可选择更轻柔的运动方式,如缓慢的散步。孕期患者则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对腹部造成明显压力的运动,游泳是较为安全的选择,但要注意泳池卫生和自身体力情况,避免长时间游泳导致疲劳。
3.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有心血管疾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动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心率等情况。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强度要根据心血管功能情况调整,散步时速度要更慢,游泳时要避免长时间在水中憋气等可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动作,以运动过程中不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