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典型症状如腹痛(部位不固定、性质多样)、发热(多数患儿有,程度与病情相关)、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少数腹泻),还有不典型症状如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类似其他疾病表现,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症状更不典型,成人相对少见,特殊情况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症状不典型、有基础病史人群病情复杂需综合评估。
一、典型症状
1.腹痛
部位:多位于右下腹,但也可出现在脐周等其他部位,疼痛位置不固定是其特点之一,这与肠系膜淋巴结分布范围较广有关,儿童群体中由于肠系膜淋巴结发育相对更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腹痛位置变化更常见。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约60%-70%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最初表现为脐周疼痛,随后可转移至右下腹,但不像急性阑尾炎那样固定在右下腹。
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一般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也有部分患儿疼痛较剧烈。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感受可能不同,年幼儿童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疼痛性质,更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2.发热
体温情况: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也可高达39℃以上。发热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一般病情较重时体温升高更明显。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热相对较为常见,且体温波动可能相对较大。例如一些临床研究显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发热发生率约为70%-80%。
3.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部分患儿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胃肠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儿童患者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脆弱,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情况,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呕吐可能更为频繁。比如有的患儿可能在腹痛发作的同时就伴有恶心,随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腹泻:少数患儿可出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溏。这是由于肠道受到炎症影响,肠道蠕动加快,吸收功能紊乱所致。不同年龄患儿腹泻表现有所差异,对于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大便次数明显增加,而较大儿童可能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等。
二、不典型症状
1.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少数患儿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腹部不适,如腹部隐痛不明显,或者仅有轻度的发热,甚至有些患儿症状非常隐匿,容易被忽视。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小、症状不典型的患儿中较为常见,比如一些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非特异性表现,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2.类似其他疾病的表现
类似急性阑尾炎:部分患儿腹痛部位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可出现右下腹固定或转移性疼痛等,但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腹痛一般不如急性阑尾炎剧烈,且压痛部位可能不如急性阑尾炎局限。通过超声等检查可以鉴别,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下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急性阑尾炎有其自身的超声表现特点。
类似肠道寄生虫感染:个别患儿可能出现与肠道寄生虫感染类似的表现,如腹部间断性疼痛等,但通过实验室检查等可以区分,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其炎症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变化,而肠道寄生虫感染有相应的寄生虫检测依据。
三、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1.儿童患者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时症状更不典型,除上述一般症状外,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差,常以哭闹、拒食、烦躁不安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而且儿童的肠系膜淋巴结相对较丰富,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例如婴儿可能不会准确诉说腹痛,只是通过哭闹来表达不适,这就需要家长及医护人员更加细心地观察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发热、呕吐等情况。
2.成人患者
成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对少见,症状相对儿童可能更典型一些,腹痛、发热等表现相对较容易被识别,但也有部分成人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需要与其他腹部疾病仔细鉴别。成人的腹痛定位相对更明确一些,但仍需结合相关检查进行准确诊断。
四、特殊情况提示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发生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等表现可能不明显,但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更积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因为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病情容易加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有肠道基础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的人群,发生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可能会掩盖基础疾病的表现,或者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病史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表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腹痛等表现时,要区分是基础疾病活动还是合并了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