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结肠息肉

来源:民福康

多发性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多个隆起性病变,与遗传、炎症、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有便血、肠道刺激、肠梗阻等表现,通过结肠镜、病理活检诊断,可内镜或手术治疗,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并定期随访。

一、定义

多发性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多个隆起性病变。通常在结肠镜检查等情况下被发现,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比如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生活方式等。

二、病因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导致多发性结肠息肉,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得结肠内容易形成大量息肉。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患多发性结肠息肉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2.炎症刺激:长期的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黏膜反复受到炎症损伤,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增生,从而形成多发性结肠息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肠道炎症引发该疾病,但炎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因素会影响息肉的发生情况。比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病程较长,发生多发性结肠息肉的概率会增加。

3.生活方式: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人群,肠道蠕动相对缓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肠道黏膜与致癌物质接触的机会增多,容易引发结肠息肉。而且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不同,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且饮食不健康的中年人,相较于生活方式健康的同龄人,患多发性结肠息肉的可能性更大。

三、临床表现

1.便血:部分患者可出现便血症状,出血量一般较少,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严重时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便血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儿童患者便血可能更容易被家长忽视,而老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便血情况需要更谨慎评估。

2.肠道刺激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刺激症状。腹痛多为隐痛,部位不固定;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便秘则是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不同年龄人群肠道功能不同,儿童患者肠道刺激症状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老年患者可能因肠道功能衰退,肠道刺激症状表现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

3.肠梗阻表现:当息肉数量较多、体积较大时,可能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这种情况在息肉较大且数量多的患者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肠梗阻的风险不同,老年患者由于肠道蠕动功能相对较弱,发生肠梗阻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四、诊断方法

1.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多发性结肠息肉的重要手段。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情况,清晰发现息肉的位置、大小、数量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检查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心肺功能等情况来评估是否能耐受检查。

2.病理活检:在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通常会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息肉的性质是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还是其他类型的息肉。病理活检对于判断息肉是否有癌变倾向等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质的息肉后续处理方式不同。

五、治疗原则

1.内镜下治疗:对于较小的多发性结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术,如高频电切术、圈套切除术等。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不同年龄患者内镜下治疗的操作难度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术后需要特别注意肠道护理,老年患者则需要关注基础疾病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2.手术治疗:如果息肉数量多、体积大,或者怀疑有癌变倾向且病变范围较广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结肠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六、预防与随访

1.预防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高油盐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体重。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需要定期进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不同人群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比如年轻人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有家族史的人群则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预防。

2.随访: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随访,观察肠道内是否有新的息肉生长以及原有息肉是否复发等情况。随访的时间间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一般来说,息肉切除术后短期内需要较频繁的随访,之后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隔。不同年龄患者随访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家长配合做好随访工作,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家人协助提醒按时随访。

了解疾病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结肠黏膜层出现的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结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结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多发性结肠息肉会容易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结肠息肉是有几率恶变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及时检查治疗,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会癌变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息肉性质的。
结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通常早期时息肉较小,所以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在检查时明确病变。随着息肉逐渐增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若息肉表面存在较多血管,血管破裂后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还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且结肠息
结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一般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如果患者息肉较大或者属于多发性息肉,还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结肠息肉过大,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容易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检查、肠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患
广基结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结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结肠息肉体积较小,肿瘤体积相对较大。2、息肉呈局部凸起状改变,部分息肉有蒂样结构和结肠相连。肿瘤呈局部隆起或环形生长,可造成肠管狭窄。3、息肉表面光滑,和肠管颜色一致,肿瘤表面呈菜花状,并可见溃疡形成。4、息肉为良性疾病,虽然有恶变的倾向,但局部切除即可治愈,结肠
结肠息肉会肚子痛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患者有可能出现肚子痛症状。如果患者结肠内的息肉体积较大,对邻近组织产生压迫,容易导致腹痛。其次,患者因为息肉造成肠道梗阻时,可使腹痛症状加重。如果患者肠道内的息肉体积较小,通常不会产生腹痛感觉。如果患者腹部疼痛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结肠内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良性结肠息肉的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一般患者结肠息肉体积较小时并不会产生特殊症状,所以多数患者可在进行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如果患者结肠息肉已经破损,则患者可出现便血情况,同时也可频繁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而且在破损部位继发感染后,患者可排出黏液脓血便。而在结肠息肉堵塞肠道时,则可影响肠道蠕动,不仅可引起腹痛,而且还可诱发肠套叠、肠梗
结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乙状结肠息肉0.4cm会是癌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0.4cm是否是癌症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将息肉切除,通过病理检查分析确诊病变情况,多数是良性病变,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性改变。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息肉需要及早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避免病变继续发展。如果检查结果为良性说明不是癌症,要定期随诊观察,如果病理检查为恶性说明是癌症,需要扩大手术范围进行肿瘤根治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