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性外痔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主要表现为肛门部肿物,可有坠胀或异物感,无疼痛。其病因与解剖因素、职业关系、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腹压增加等有关。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体征,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注意肛门部卫生、避免过度劳累、积极治疗可引起腹压增加的疾病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其主要表现为肛门部肿物,可有坠胀或异物感,无疼痛。以下是关于静脉曲张性外痔的一些信息。
一、病因
静脉曲张性外痔的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
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无静脉瓣,血液易于淤积而使静脉扩张,加之此处的肛垫容易损伤,小血管破裂后形成血栓,在肛门部皮下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血块,这就是血栓性外痔。
外痔位于齿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
2.职业关系
人久站或久坐,长期负重远行,影响静脉回流,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静脉壁张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扩张。又因运动不足,肠蠕动减少,粪便下行迟缓,或习惯性便秘,可以压迫和刺激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3.局部刺激和饮食不节
肛门部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
4.腹压增加
因肝硬变、肝充血和心脏功能代偿不全等和腹腔内肿瘤、前列腺肥大等疾病都可使腹内压增加而形成痔疮,当然也包括妊娠。
二、症状
静脉曲张性外痔的主要症状为肛门部肿物,可有坠胀或异物感,无疼痛。通常在排便或剧烈活动后,肛门部出现肿块,或有肿胀、疼痛。检查时可见肛门部有暗紫色肿块,表面可有皮肤破溃,若形成血栓性外痔,则肿块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三、诊断
静脉曲张性外痔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医生通过肛门视诊、指诊等方法,观察肛门部肿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同时注意有无皮肤破溃、血栓形成等情况。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肛门镜检查、直肠镜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静脉曲张性外痔初发、症状较轻或不愿手术者。
包括改变饮食结构、坐浴、局部外用药物等。
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坐浴:用温热的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局部外用药物:可选用痔疮膏、痔疮栓等,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2.手术治疗
适用于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并发内痔、肛裂等其他肛肠疾病者。
手术方法包括外痔切除术、静脉丛剥离切除术等。
五、预防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肛门部卫生,便后清洗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干燥。
4.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积极治疗可引起腹压增加的疾病,如肝硬化、前列腺肥大等。
六、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患静脉曲张性外痔的较少见,多由便秘、腹泻等原因引起。
治疗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如调整饮食、坐浴等。
不建议使用含有麝香、牛黄等成分的药物,以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孕妇
孕妇是静脉曲张性外痔的高发人群,由于子宫增大,压迫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容易发生痔疮。
治疗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调整饮食、坐浴等。
避免使用含有麝香、冰片等成分的药物,以免引起流产。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血管弹性减弱,容易发生静脉曲张性外痔。
治疗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调整饮食、坐浴等。
同时要注意预防便秘、腹泻等疾病,以免加重病情。
七、总结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多由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皮肤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其主要症状为肛门部肿物,可有坠胀或异物感,无疼痛。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预防静脉曲张性外痔的发生,要注意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肛门部卫生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