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有哪些早期症状
精神疾病可出现多种障碍,感知觉障碍包括幻听、幻视及幻嗅、幻味、幻触等;思维障碍有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散漫、思维破裂)和思维逻辑障碍(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情感障碍包含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意志与行为障碍有意志减退、行为障碍(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认知功能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障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各类障碍上有不同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感知觉障碍
(一)幻听
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幻觉之一,患者可听到凭空而来的言语声,内容多样,如评论性、命令性幻听等,可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能出现,若青少年长期处于幻听困扰中,可能影响其学习、社交等生活方式。
(二)幻视
较少见,但也可能出现,患者可看到不存在的形象,年龄较小的儿童若出现幻视需格外关注其是否存在脑部发育等相关问题,不同性别患者发生概率无显著差异,但儿童患者因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难被及时发现。
(三)其他感知觉障碍
还可能有幻嗅、幻味、幻触等,幻嗅患者能闻到并不存在的特殊气味,幻味患者能尝到并不存在的异常味道,幻触患者能感觉到并不存在的触觉刺激,这些感知觉障碍可能在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中都有出现,但病史中有脑部病变等情况的患者需重点排查是否与相关脑部异常有关。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联想障碍
1.思维散漫:患者的思维活动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说话东拉西扯,令人难以理解其主题所在,青少年患者若出现此情况可能影响课堂学习和与同学的交流,不同性别患者均可能发生,但可能因性别角色差异在社交应对上有所不同。
2.思维破裂:患者的思维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言语支离破碎,语句之间缺乏可理解的联系,各年龄患者都可能出现,病史中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需警惕病情发展。
(二)思维逻辑障碍
1.象征性思维:患者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或行动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如患者认为自己绕路走是在“避开灾祸”,这种思维逻辑障碍在不同年龄患者中都可能存在,生活方式较为孤僻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此类思维异常表现。
2.逻辑倒错性思维:患者的推理缺乏逻辑性,违背常理,如患者认为“因为宇宙飞船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自己是宇宙飞船的一部分”,各年龄患者均可出现,有脑部器质性病变病史的患者需重点评估思维障碍与脑部病变的关系。
三、情感障碍
(一)情感淡漠
患者对周围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人冷淡,对生活中的喜事缺乏喜悦感,对痛苦的事缺乏悲伤感等,各年龄患者都可能出现,青少年患者若长期情感淡漠可能影响其正常的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建立,女性患者可能在情感表达方面因社会文化等因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情感不协调
患者的情感表现与内心体验或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如在谈论令人悲伤的事情时却表现出愉快的表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中社交活动过少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情感不协调的情况。
四、意志与行为障碍
(一)意志减退
患者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减退,不愿参与社交活动等,各年龄患者均可出现,病史中有长期压力过大等情况的患者需关注意志减退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男性患者可能在传统社会角色期望下更易被忽视意志减退的问题。
(二)行为障碍
1.紧张综合征: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紧张性木僵表现为患者不语、不动、不吃,肌张力增高,可出现蜡样屈曲等;紧张性兴奋表现为突然的兴奋躁动,冲动伤人等,各年龄患者都可能出现,儿童患者出现紧张综合征需高度重视,排查是否存在脑部病变等严重问题,女性患者在紧张性兴奋发作时可能因性别特点在冲动行为的表现程度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2.怪异行为:患者可出现一些无目的、怪异的行为,如反复抚摸开关、长时间发呆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中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此类怪异行为表现。
五、认知功能障碍
(一)注意力不集中
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等,各年龄患者均可出现,青少年患者若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严重影响学业成绩,不同性别患者在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形式和受影响程度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二)记忆力减退
患者可能出现近期记忆力减退,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等,各年龄患者都可能出现,病史中有头部外伤等情况的患者需重点排查记忆力减退与头部外伤的关系,女性患者可能因生理周期等因素在记忆力表现上有一定波动。
(三)执行功能障碍
患者在计划、组织、解决问题等执行功能方面出现困难,如难以制定合理的学习或工作计划等,各年龄患者均可出现,生活方式中习惯依赖他人安排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执行功能障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