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什么意思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本身病变致激素合成分泌减少致代谢减低的内分泌疾病,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相关,有一般表现及对各系统影响,实验室检查有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检查,影像学辅助诊断,治疗主要是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等甲状腺激素并据情况调整剂量。
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及影响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时期发病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育迟缓等,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干扰正常的生长激素分泌和骨龄发育,以及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进程;老年人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可能更容易出现代谢率进一步降低、心功能受影响等情况,因为老年人本身各器官功能有所衰退,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加重机体代谢缓慢,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等。
性别方面:女性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概率相对高于男性,这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的易感性有关,比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自身免疫因素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之一。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摄入碘异常(如长期碘缺乏或碘过量)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从而增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风险。例如,在碘缺乏地区,如果日常饮食中碘摄入不足,甲状腺会代偿性增生,但长期下去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而长期高碘饮食也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与调节。另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虽然具体机制还在研究中,但有相关研究提示不良精神因素可能参与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病史方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发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自身免疫紊乱可能同时累及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受损,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
临床表现相关要点
一般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所以患者会感觉畏寒;代谢减慢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会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等;影响消化系统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出现便秘等。
对各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偏低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引发心包积液等。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功能,导致心率减慢,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进而引起血压偏低,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还可能导致心包积液的产生,这是由于代谢减慢、黏液性水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消化系统:除了便秘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严重时可能有麻痹性肠梗阻等情况。甲状腺激素缺乏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上述消化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除了前面提到的记忆力减退外,还可能有腱反射迟钝等表现。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很重要,缺乏时会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出现腱反射迟钝等。
诊断相关内容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最早出现的实验室异常,随后血清甲状腺激素(FT4、TT4)降低。因为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对垂体分泌TSH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所以TSH会升高来刺激甲状腺分泌激素,若甲状腺本身不能正常分泌,最终会导致FT4、TT4降低。
自身抗体检查: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导致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会检测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自身抗体阳性,有助于明确病因。
影像学检查:有时可能会进行甲状腺超声等检查,了解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等情况,辅助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比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时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回声不均匀等表现。
治疗相关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等。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来替代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药物剂量,并且不同年龄、病情的患者起始剂量和调整方案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患者在补充甲状腺激素时需要更谨慎地根据其生长发育情况来调整剂量,以确保既补充了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满足机体需要,又避免药物过量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对于有特殊病史、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个体情况,比如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时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