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需从临床表现评估、病程及严重程度判断、排除其他疾病、应用诊断工具以及特殊人群诊断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临床表现包括情绪、认知、躯体等多方面症状;病程要求符合症状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2周,分轻中重度;要排除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及药物所致抑郁;可应用自评量表(如PHQ-9)和他评量表(如HAMD);儿童、老年、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诊断各有注意要点。
一、临床表现评估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情绪方面,患者常持续处于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如儿童可能表现为莫名哭闹、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等;情绪低落还可能伴有焦虑、烦躁等情绪,成人可能会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认知方面,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儿童可能在学习时难以专注,成绩有所下滑。躯体症状上,常见睡眠障碍,如失眠或嗜睡,成人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早醒等,儿童可能表现为夜间频繁惊醒、白天嗜睡;还可能有食欲改变,包括食欲减退或亢进,成人可能进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儿童可能出现挑食、拒食或暴饮暴食等情况;此外,还可能有躯体疼痛,如头痛、背痛等,且这些躯体症状往往难以用躯体疾病来解释。
二、病程及严重程度判断
(一)病程要求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考虑病程。一般要求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儿童的病程可能因认知和表达差异有所不同,但也需有持续2周左右的相关症状表现。例如儿童持续2周以上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等情况需重点关注。
(二)严重程度划分
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较轻,能坚持日常工作和学习,但效率有所下降;中度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较明显,工作、学习能力下降较显著;重度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几乎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可能有强烈的自杀观念或行为。对于儿童,轻度可能表现为在学校活动参与度降低,中度可能在与同伴交往、学习等多方面受到较大影响,重度可能完全回避社交、无法正常上学等。
三、排除其他疾病
(一)躯体疾病相关排查
需要排除因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样症状。许多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出现情绪低落、乏力等类似抑郁症的表现,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可以明确;其他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躯体疾病,在病情控制不佳时也可能伴发抑郁情绪,通过详细的躯体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抑郁症状。儿童也可能因先天性躯体疾病等出现类似表现,需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来排查。
(二)精神活性物质及药物所致排查
还要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以及药物引起的抑郁状态。某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等可能导致抑郁情绪,通过详细询问用药史,如近期是否有新的药物使用或调整,来判断是否由药物因素引起。对于有物质滥用史的人群,需排查是否与物质滥用相关导致的抑郁表现。
四、诊断工具应用
(一)自评量表
常用的自评量表有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成人可通过自行填写该量表来初步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其包含了抑郁相关的9个症状条目,根据得分情况大致判断抑郁的严重程度。儿童也有适合的儿童版自评量表,但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二)他评量表
医生常用的他评量表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通过专业医生对患者的观察和访谈来评分,能较为准确地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对于儿童,医生会结合与儿童的交流、家长的反馈等进行他评,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抑郁相关表现。
五、特殊人群抑郁症诊断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抑郁症的诊断需特别注意与正常情绪波动区分。儿童可能因成长过程中的短暂挫折出现情绪低落等,但抑郁症的症状持续时间更长且影响社会功能。要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其表达抑郁症状的方式可能与成人不同,更多表现为行为问题,如攻击性增加、退缩等。同时,要排除儿童期其他精神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共病情况对抑郁表现的干扰,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判断。
(二)老年人群
老年抑郁症患者可能伴有躯体疾病较多,抑郁症状可能被躯体症状掩盖。要注意识别老年抑郁症的非典型表现,如以躯体不适为主要主诉,而情绪低落等核心症状不突出的情况。同时,要考虑老年人群的生活事件,如退休、亲友离世等对抑郁发生的影响,并且要排除因脑部疾病等导致的抑郁表现,需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等。
(三)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抑郁症的诊断要考虑激素变化等生理因素对情绪的影响。要注意区分正常的孕期情绪波动与抑郁症。同时,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治疗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如心理治疗等,但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要谨慎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