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抑郁症注意什么

来源:民福康

间歇性抑郁症可从生活方式、心理调节、饮食、医疗监测与干预等方面进行应对。生活方式上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理调节需认知调整、情绪表达;饮食要营养均衡;医疗监测与干预包括定期复诊、优先非药物干预等,以稳定情绪、缓解症状、降低复发风险等。

一、生活方式方面

1.规律作息

对于间歇性抑郁症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至关重要。成年人应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的睡眠时间会因年龄有所不同,例如学龄前儿童需10-13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青少年8-10小时。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身体的生物钟,稳定情绪。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作息紊乱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规律作息能维持神经递质的相对稳定。

要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正常的生理节律,加重抑郁情绪的波动。例如,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抑郁相关症状的反复。

2.适度运动

进行适度的运动对间歇性抑郁症患者有益。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内啡肽具有类似吗啡的镇痛和愉悦作用,能够改善情绪状态。例如,有研究发现,坚持有氧运动的抑郁症患者在情绪评分上有显著改善,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有所降低。

运动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进行,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反而加重不适。对于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要更谨慎选择,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

二、心理调节方面

1.认知调整

间歇性抑郁症患者要注重认知调整。学会识别负面的思维模式,当出现消极的自我认知,如“我一无是处”等想法时,要尝试用积极、客观的思维来替代。例如,当产生消极想法时,可以问自己“这件事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其他可能性?”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从而缓解抑郁情绪。这是因为错误的认知模式会持续强化抑郁情绪,而积极的认知调整有助于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认知调整的方式可适当调整。儿童和青少年可以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来帮助识别和调整简单的情绪认知;成年人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心理书籍、参加心理讲座等方式深化认知调整。

2.情绪表达

患者要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等方式来释放内心的抑郁情绪。例如,每天花15-30分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遇到的事情,这有助于梳理情绪,让内心的感受得以宣泄。研究显示,通过情绪表达来释放压力的人,抑郁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相对较低。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要引导其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通过绘画、讲述故事等;对于老年人,子女要多给予倾听的机会,让老年人能够将内心的抑郁情绪表达出来。

三、饮食方面

1.营养均衡

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对间歇性抑郁症患者很重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合成神经递质的重要原料,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神经递质的正常水平。例如,鱼类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对大脑健康有益,能够改善情绪。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一般来说,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高糖食物可能会引起血糖的剧烈波动,影响情绪;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不利于整体健康和情绪稳定。例如,长期大量食用甜品可能会导致间歇性抑郁症患者情绪更容易出现波动。

四、医疗监测与干预方面

1.定期复诊

间歇性抑郁症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一般建议每1-3个月复诊一次。医生可以通过定期复诊评估病情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若有需要)。复诊时要向医生详细反馈自己的情绪状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以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复诊安排,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可能受到更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定期复诊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2.非药物干预优先

在间歇性抑郁症的治疗中,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除了上述提到的生活方式、心理调节和饮食等方面的干预外,还可以考虑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缓解抑郁症状,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对间歇性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例如,经过一定疗程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患者的抑郁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且复发风险相对降低。

对于低龄儿童,非药物干预更为重要,要避免过早使用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游戏治疗、家庭治疗等方式来帮助低龄儿童缓解抑郁情绪,注重从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家庭互动等方面进行调整。

了解疾病
抑郁症
抑郁症属于典型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临床治愈率大、好发于秋冬季节的特点,发作时可表现为精力不足、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莫名不开心等,其中以明显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有自残,甚至自杀行为,同时伴有精神疾病症状,比如幻觉、痴心妄想等,严重时还可引起抑郁性木僵,即面部表情单一且固定、缺乏对刺激的反应、不爱说话、懒得动,甚至不动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抑郁状态就一定是抑郁症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这个是不一定的,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只是轻度的心情不好,或者持续的时间不长,就有可能是压力过大造成的,但是如果长时间的心情不佳,不爱言语就应当是得了抑郁症了,要及时治疗。
电击疗法治疗抑郁症怎么样?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电击疗法治疗抑郁症病人所能够起到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其中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的治疗、物理的治疗还有心理的治疗,而现在电疗所针对的抑郁病人的类型是药物效果不理想,症状较重的病人。
抑郁症会产生什么幻觉?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抑郁症会常常是情绪比较低落,思维不活跃、动机下降,伴随明显的消极,失眠、食欲下降、性欲下降等等,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表现出伴随着精神病性症状,有妄想、幻觉,多见的幻觉是幻听比较多,如果表现出这是幻觉,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
吃什么食物有助于缓解抑郁症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患有抑郁症,如果在饮食上想调整的话,建议他多吃一些百合,黄花菜和香蕉一类的食物,特别是黄花菜,另一个名字叫忘忧草,对人的情绪具有调理的作用。有抑郁症最好去精神卫生中心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
抑郁症药物副作用大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其实不仅是抗抑郁药,治疗其他疾病的药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抗抑郁的药多见的副作用有头晕,有些人可能表现出消化道的症状,比如食欲下降、恶心或者便秘。以上是比较多见的症状,一般不严重。大多数人在用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减轻。目前基本都是用新型的抗抑郁药,这方面的副作用都是比较小。
抑郁症的10个表现?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抑郁症的10个表现有,1自觉压力巨大,态度消极2.记忆力下降3.身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的不舒服4.睡眠减少或过多,睡不着,5.觉得兴趣索然、痛苦难熬6.食欲减少和食欲过分亢进7.表现出严重的自杀行为8.对学习、工作都没有兴趣9.非常疲劳、疲惫,总是感觉很累10.会提前1-2个小时醒。
小孩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孩子患有抑郁症之后,可以经过以下几种方式治疗。1.可以去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帮助治疗。2.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3.家庭护理也是对于孩子抑郁症治疗的一部分,作为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真实想法,这样对于治疗抑郁症也可以起到辅助治
失眠会引起抑郁症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抑郁症是失眠最易造成的一种并发症,失眠如果长时间不好会造成心理焦虑、急躁,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抑郁的情绪。失眠是日常生活中很多见的事情,但是一旦形成了习惯性,是会诱发很多相关的疾病的。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熬夜,防止睡前食用浓茶、咖啡等容易兴奋大脑神经的食物,适当的锻炼,让身体产生轻度疲劳感,
抑郁症运动为什么大量出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运动的时候我们正常也也是有可能会大量出汗的,建议你看一下到底是因为运动造成的还是因为抑郁症造成的,如果抑郁症患者平时精神比较紧张的话,运动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大量出汗,如果自己不能判断,最好是去找医生看一下。抑郁症可能表现出一些容易疲劳的症状,运动可能会容易出汗,此外在使用抗抑郁药的时候也可能会造成乏力
抑郁症患者身体会出现不适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可能会表现出。抑郁症病人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主要是心理问题,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头疼、心慌、胸闷等不舒服的表现。抑郁症是一种抑郁障碍的典型表现,发作时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神缺乏,严重的时候病人会表现出自杀行为。抑郁症可以治疗,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正常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但是在治疗之
阳光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阳光抑郁症也叫微笑抑郁,不像一般抑郁症那样看上去情绪低落,一般表面看起来非常阳光、快乐、充满激情,但是当独处时候却收敛起笑容,内心悲伤忧郁。患者把自己内心郁闷、委屈、愤怒等真正情绪都给隐藏起来,只向人们展示自己比较阳光一面。由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情绪长时间无法宣泄,积累下来形成巨大压力而形成成为抑郁症。当一个人外表显得很外向、阳光时,抑郁症是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是什么?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虽然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都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但两者却有本质不同,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障碍为特点,主要表现在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抑郁症是以持续而严重情绪低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致病,也有人把抑郁症称作为现代人易患心理感冒,此外,两者在诊断、治疗、预后等多
重度抑郁症用药期间要注意什么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抑郁症用药是非常严谨的,首先患者需要根据医嘱按时按量的服药,因为药物要达到血药浓度才能起效,按时按量是维持血药浓度峰值的关键。二,要长期坚持用药,抑郁症是非常容易复发的,患者在用药时至少要服用一个月左右,当抑郁症的症状开始缓解时,患者也要维持治疗一年以上,才能防止复发。三,切勿擅自停药,很多人由于缺乏用药常识,在抑郁症状改善之后擅自停药,
抑郁症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抑郁症是生理疾病,也是心理疾病,因为抑郁症有血液激素一些改变,同时造成抑郁症原因也是有遗传因素或者是激素水平不协调或者是由于生活当中压力或者是工作当中压力或者是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重大事件影响而造成,所以既是生理疾病也是心理疾病。
怎样开导抑郁症病人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对于抑郁症患者,没有必要过度去开导,只需要给予充分合理陪伴就可以,因为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性格比较敏感,切勿过度告知要想开点或者是活得开心点,这些对于患者没有任何意义,反倒会造成伤害,尽量多陪伴抑郁症患者,谈论一些感兴趣事情,并且鼓励或者陪伴一起去做,让长时间投入到喜欢做的事情当中或者没有喜欢做事情经常相约着到户外晒晒太阳,运动运动,也能
神经内科可以看抑郁症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抑郁症不属于神经内科的治疗范畴,因此最好不要去神经内科就诊,一般都建议患者去精神科或者是心理门诊,因为抑郁症属于情感类的疾病,不会有躯体病变,因此去神经内科是不太对症的。抑郁症主要是精神科范畴的疾病,往往会表现为情绪低落、没有兴趣、丧失任何的快感等,此时对于精神科医生是最专业的,而且用药相对来讲也富有经验,比较精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