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狂躁症的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抑郁发作有情绪方面持久心境低落、兴趣减退,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躯体方面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等症状;躁狂发作有情绪方面情感高涨、易激惹,认知方面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行为方面活动增多、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混合发作同时具备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部分症状,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时症状可能影响胎儿。

一、抑郁发作的症状

1.情绪方面

持久的心境低落:患者常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犹如被乌云笼罩。这种低落的情绪并非短暂的,而是持续存在,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例如,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无故的哭泣、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等。对于成年人,可能会长期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对周围事物提不起劲。在性别差异上,女性可能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持久心境低落的情况,但这并非绝对,不同个体受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

兴趣减退:对以往热衷的活动,如社交、运动、hobbies等失去兴趣。比如原本喜欢打篮球的青少年,现在变得不愿意参与任何体育活动;成年人原本喜欢和朋友聚会,现在也回避社交场合。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会加重这种兴趣减退,例如长期久坐的生活方式可能使原本喜欢运动的人更易丧失对运动的兴趣。

2.认知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或工作。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无法专注听讲,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职场人士可能在工作中难以高效完成任务。病史中有脑部疾病或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记忆力下降: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遗忘较快。老年人本身记忆力可能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若合并抑郁发作,记忆力下降会更为明显。有头部外伤病史的人群在抑郁状态下记忆力下降可能更突出。

3.躯体方面

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过多。入睡困难的患者可能辗转反侧许久才能勉强入睡;早醒的患者可能比平时提前数小时醒来,且难以再次入睡;部分患者则表现为睡眠时间过长。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例如长期熬夜加班的职场人,若同时存在抑郁情绪,睡眠障碍会更严重。

食欲改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或亢进。食欲减退的患者可能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食欲亢进的患者可能过度进食,体重增加。患有内分泌疾病的人群在抑郁状态下食欲改变可能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内分泌因素与抑郁的相互影响。

疲劳感:持续感到疲倦,缺乏精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仍感觉身体乏力。从事高强度体力或脑力劳动的人群,在抑郁状态下疲劳感会更加明显,严重影响其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二、躁狂发作的症状

1.情绪方面

情感高涨:患者处于一种极度兴奋、愉悦的状态,自我感觉良好。例如,患者可能整天兴高采烈,笑声不断,这种情绪高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且难以被外界因素所抑制。在性别上,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情感高涨,但表现形式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生活方式过于放纵、缺乏规律的人群在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可能更为突出。

易激惹:稍微受到刺激就容易发怒、发脾气。比如他人的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就会引发患者的强烈反应,大动肝火。有性格急躁、既往有情绪不稳定病史的人群在躁狂状态下更易出现易激惹的情况。

2.认知方面

思维奔逸: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言语增多且滔滔不绝。患者可能话题转换迅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内容往往比较丰富但缺乏逻辑。青少年思维活跃,若出现躁狂发作,思维奔逸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且可能影响其学习和社交活动。有脑部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在躁狂时思维奔逸的表现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

自我评价过高:患者对自己的评价远远高于实际情况,自负且夸大。例如认为自己拥有非凡的才能、巨大的财富等,而实际上与现实情况不符。长期处于优越环境、自我认知偏差的人群在躁狂发作时自我评价过高的情况可能更常见。

3.行为方面

活动增多:精力充沛,活动明显增加,喜欢参与各种热闹、刺激性的活动。比如患者可能连续几天不休息,频繁参加聚会、外出游玩等。儿童躁狂发作时可能表现为过度的奔跑、吵闹等活动增多的行为,需要家长密切关注。有过度活跃生活方式的人群在躁狂时活动增多可能更为显著。

睡眠需求减少:患者虽然处于兴奋状态,但睡眠需求明显减少,却仍能保持良好的精力。例如患者可能连续几天只睡2-3个小时,却依然精神饱满地参与各种活动。长期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在躁狂发作时睡眠需求减少的情况可能更易被忽视。

三、混合发作的症状

同时具备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部分症状,例如既有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等抑郁症状,又有情感高涨、活动增多等躁狂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严格按照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典型表现单独出现,而是混合存在。在特殊人群中,如孕妇合并抑郁狂躁症时,混合发作的症状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其情绪、认知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相互影响,任何异常都可能通过内分泌等途径传递给胎儿,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健康。

了解疾病
抑郁症
抑郁症属于典型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临床治愈率大、好发于秋冬季节的特点,发作时可表现为精力不足、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莫名不开心等,其中以明显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病例可有自残,甚至自杀行为,同时伴有精神疾病症状,比如幻觉、痴心妄想等,严重时还可引起抑郁性木僵,即面部表情单一且固定、缺乏对刺激的反应、不爱说话、懒得动,甚至不动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狂躁症的主要表现?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狂躁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有3个特征,也就是心境高涨、精神运动性兴奋。1、心境高涨,患者可能会有头痛、失眠等症状。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过程加快,思维内容丰富而且多变,正常随外界事物的改变而有改变。
狂躁症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狂躁症不属于精神病,狂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狂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在临床上常常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外还包括言语动作增多、活动增多、睡眠明显减少等表现。精神病主要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等表现,和躁狂症有明显区别,属于两
情绪狂躁症的原因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情绪狂躁症一般指躁狂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躁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 2.神经生化因素 研究发现,躁狂症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 3.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负性生活事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详情如下: 1.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也可用于治疗躁狂症。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 2.物理治疗 对于严重自杀、有强烈自伤企图及兴奋躁动患者,电抽搐治疗应列为首选。 3.心理
抑郁狂躁症症的表现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抑郁狂躁症也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其表现可以从躁狂发作症状、抑郁发作症状、混合发作症状等方面分析。 1.躁狂发作症状 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言语增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等症状。 2.抑郁发作症状 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
什么是狂躁症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狂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 狂躁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主要症状,躁狂发作以极端的兴奋、精力过剩、情绪高涨为特征,这些症状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情绪波动。 狂躁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会经历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幻觉、
2岁半宝宝狂躁症症状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2岁半宝宝发生狂躁症时,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过度活跃、冲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和社交问题等症状。 1.情绪波动 宝宝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从极度快乐或兴奋转变为极度悲伤或愤怒。 2.过度活跃 宝宝可能会表现出过度活跃、不安宁、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3.冲动行为 宝宝可能会出现冲动行为,如破坏物品、打人
狂躁症属于精神病还是心理病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狂躁症属于精神病的一种。 狂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狂躁症患者通常会出现情感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言语增多、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自我评价过高、夸大妄想等症状。狂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
抑郁狂躁症能治好吗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抑郁狂躁症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躁狂抑郁症可以治愈。 临床上,一次双相障碍发作以后,经过系统的治疗,有70%以上的患者能够达到临床痊愈标准,即精神症状,包括躁狂症状、抑郁症状以及情感不稳定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此时,患者的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够正常上学、工作和交往,基本上接近正常人。 躁狂抑郁症
狂躁症能治愈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狂躁症能治愈。 狂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虽然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但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法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有可能达到治愈效果的。首先,药物治疗是关键的一环。合适的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减轻狂躁症状。例如心境稳定剂等药物,能有效控制情绪的过度高涨和不稳定。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
酒后狂躁症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酒后狂躁症是由于酒精作用而影响机体情绪方面的问题,如冲动性行为,易与他人争吵或者发脾气,甚至打架等行为。另外,在躯体方面,患者易出现异常情况,如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或者面色潮红、呕吐等症状;同时,患者呼吸、心跳易增快,且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的躯体上表现。
狂躁症是不是精神病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狂躁症属于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通常会表现在情绪会比较亢奋,而且语速增高,说话时语速非常快。同时,做事情动机非常强,通常会同时做几件事情,但是都是属于虎头蛇尾。另外,狂躁症患者会伴随着一些焦虑症状,跟周围人际关系不是特别好,容易出现发怒、暴躁,情绪波动比较大等症状。
狂躁症不治会疯了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躁狂症属于精神障碍类疾病,不经过治疗不一定会疯,但是有可能也会造成其他严重后果。通常。躁狂症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如果躁狂症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是轻躁狂或者轻躁狂状态,可以同时配合心理咨询治疗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治愈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