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根治的方法
牙周炎根治需综合多方面措施。基础治疗包括口腔清洁指导(正确刷牙、用牙线或牙缝刷)及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药物辅助治疗有局部用米诺环素凝胶等缓释抗菌药物及全身用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治疗适用于深牙周袋等情况,如牙周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维护治疗需定期复查及长期口腔健康管理,包括坚持良好口腔清洁习惯、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等。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能有效清除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研究表明,正确的刷牙可使龈沟内菌斑指数降低约50%-70%。对于儿童,家长需协助其刷牙,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培养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从幼年开始;对于老年人,可能因手部灵活性下降等问题,可选择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以保证清洁效果。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间隙。牙线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牙缝刷适用于牙缝较大或有正畸装置的患者。一般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或牙缝刷。
2.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
龈上洁治是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龈下刮治则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这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基础步骤,通过机械方法清除局部的刺激因素。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经过规范的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后,约80%-90%的轻、中度牙周炎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于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尤为重要,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周组织对细菌感染的反应,增加牙周炎的治疗难度和复发风险;对于妊娠期女性,一般在妊娠4-6个月期间进行相对安全的龈上洁治,避免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进行可能引起早产等风险的操作。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药物应用
局部使用米诺环素凝胶等缓释抗菌药物,将其放置于牙周袋内,可在局部持续释放药物,抑制牙周袋内的细菌生长。米诺环素凝胶能在牙周袋内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持续时间可达7-10天,有效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牙周致病菌。对于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局部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炎症复发,但需注意药物的局部刺激等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局部用药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避免因药物蓄积引起不良反应。
2.全身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严重、有全身感染倾向或伴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等。但全身使用抗生素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等问题。例如,对于伴有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的患者,全身使用抗生素可能有助于控制感染,但在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过敏史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全身使用抗生素需极其谨慎,优先考虑局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除非有明确的严重感染指征且其他方法无法控制时才谨慎使用。
三、手术治疗
1.牙周翻瓣术
当牙周炎导致深牙周袋形成,经基础治疗后牙周袋仍>5mm且探诊仍有出血,或存在根分叉病变等情况时,可考虑牙周翻瓣术。通过翻瓣术可以直接暴露病变区域,彻底清除根面的牙石、菌斑,修整牙槽骨形态,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多项临床研究显示,牙周翻瓣术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可明显减小,附着水平有所增加,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术后需加强血糖监测和伤口护理,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吸烟的牙周炎患者,术后需劝导其戒烟,因为吸烟会降低手术成功率,增加牙周炎复发的可能性。
2.引导组织再生术
对于有牙周组织缺损的患者,可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该手术是在牙周袋内放置生物膜等屏障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向根面生长,形成新的牙周附着组织。研究表明,引导组织再生术对于有骨缺损的牙周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使牙槽骨缺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在儿童牙周炎患者中,由于其牙周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应用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和组织修复能力。
四、维护治疗
1.定期复查
牙周炎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内容包括口腔检查、牙周探诊、X线片检查等,以评估牙周组织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复发的牙石、菌斑等刺激因素并进行处理。对于老年牙周炎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牙周炎患者,家长需密切配合医生,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孩子进行复查,关注孩子牙周组织的发育和恢复情况。
2.长期口腔健康管理
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糖、高油食物的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同时,要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吸烟不仅会加重牙周炎,还会影响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牙周炎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与牙周炎的预后密切相关。例如,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其牙周炎的复发率相对较低,病情更容易得到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