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桡骨骨折康复训练
手腕桡骨骨折康复训练分为早期(1-2周)、中期(3-6周)、后期(6周以后)。早期进行握拳伸展、肩部肘部轻度活动;中期开展腕关节屈伸旋转、前臂旋转训练;后期进行力量增强、精细动作训练。康复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定期复查,根据具体情况个性化制定。
一、康复训练的阶段划分及早期(1-2周)训练
1.握拳与伸展训练
在骨折后的早期,患者可进行简单的握拳与伸展动作。通过握拳,使手部肌肉收缩,每次握拳保持3-5秒,然后缓慢伸展手指,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因为骨折后手部活动减少易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对于老年患者,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适当调整动作幅度和频率,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度。
2.肩部与肘部的轻度活动
进行肩部的钟摆运动,患者弯腰,使受伤的手臂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做前后、左右的摆动,每次摆动10-15次,每天3-4组;同时进行肘部的屈伸训练,在无痛范围内缓慢屈伸肘部,每次屈伸保持5秒左右,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肩部和肘部的活动有助于维持整体的关节活动度,防止肩部和肘部肌肉粘连等问题。儿童患者在进行肩部和肘部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影响骨折部位;老年患者要考虑到骨质疏松等因素,动作更要缓慢平稳。
二、中期(3-6周)训练
1.腕关节的屈伸与旋转训练
腕关节屈伸训练:患者坐在椅子上,受伤的手臂放在桌上,手掌向上,缓慢将手腕向上屈曲,达到最大程度后保持5秒,再缓慢向下伸展,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腕关节旋转训练:手掌向上,缓慢做手腕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动作,每次旋转10-15次,每天3-4组。这些训练可以逐渐恢复腕关节的活动范围,研究表明,规范的腕关节屈伸和旋转训练有助于促进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的修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女性患者,由于可能存在手部精细活动较多的生活方式,更要注重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训练时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因训练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影响康复。
2.前臂的旋转训练
患者坐在桌边,肘部弯曲90度,手握一个轻量的物体(如矿泉水瓶),缓慢进行前臂的旋前和旋后动作,每次旋转10-15次,每天3-4组。前臂旋转训练对于恢复前臂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能帮助患者恢复拿取物品等日常活动能力。儿童患者进行前臂旋转训练时要选择合适重量的物体,避免过度用力影响骨折愈合;老年患者要考虑到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可逐渐增加物体重量,但要以不引起疼痛和不适为前提。
三、后期(6周以后)训练
1.力量增强训练
进行握力器训练,患者手持握力器,缓慢用力握紧,保持3-5秒后缓慢松开,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还可以进行抗阻训练,如用弹力带进行手腕的屈伸抗阻训练,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受伤手臂握住弹力带另一端,进行手腕屈伸动作,利用弹力带的阻力增强手腕肌肉力量。力量增强训练有助于恢复手腕的正常力量,使其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不同年龄患者在力量增强训练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例如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握力器的阻力或弹力带的阻力,而老年患者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受伤。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力量增强训练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因用力导致血压骤升。
2.精细动作训练
进行捡豆子、系鞋带等精细动作训练。患者用受伤的手捡起小豆子,然后放入容器中,重复多次;或者尝试系鞋带等动作。精细动作训练可以进一步恢复手腕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这对于患者回归正常生活非常重要。儿童患者在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帮助和引导,鼓励其逐步提高能力;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精细动作,要保持耐心,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有神经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因动作不协调导致摔倒等意外情况。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整个康复训练过程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强度和难度要逐步增加,不能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以免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或引起过度疼痛。例如,在力量增强训练中,不能一开始就使用过重的握力器或过大阻力的弹力带,要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自身耐受程度逐步调整。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儿童由于恢复快可能能较快增加训练强度,但也需谨慎;老年患者则要更缓慢地增加强度。
2.定期复查
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通过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不同年龄患者的复查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复查以监测骨折愈合和生长发育情况;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影响骨折愈合,也需要密切复查。
3.个性化训练
康复训练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例如,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在康复后期需要加强力量训练以满足工作需求;对于从事精细工作的患者,要注重精细动作训练。女性患者可能在康复过程中更关注手部外观和功能恢复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要在训练中充分考虑这一点;有不同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心脏病患者,在训练时要避免剧烈的力量训练导致心脏负荷增加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