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少年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是青少年时期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病因与细菌感染、免疫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有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等,诊断靠临床检查和X线,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对青少年需家长督促口腔卫生维护、定期检查,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避免不良习惯。
一、青少年牙周炎的定义
青少年牙周炎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支持组织。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较快,与特定的细菌感染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
二、病因及相关因素
1.细菌感染
特定细菌:伴放线聚集杆菌被认为是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该菌可产生一些毒性产物,如白细胞毒素等,这些产物能够破坏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干扰牙周组织的正常代谢,进而破坏牙周支持组织。
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青少年时期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同时如果青少年存在口腔卫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刷牙不认真、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增加患青少年牙周炎的风险。
2.免疫因素
机体免疫反应:青少年的机体免疫功能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在青少年牙周炎患者中,其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可能存在异常,使得中性粒细胞不能有效地迁移到感染部位发挥正常的杀菌等免疫作用,从而导致牙周组织容易受到细菌的持续感染和破坏。
三、临床表现
1.牙龈炎症
牙龈红肿:患者的牙龈组织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现象,这是由于炎症细胞的浸润等原因导致牙龈组织充血水肿。在青少年中,可能因为炎症反应相对较活跃,牙龈红肿的表现可能较为明显,而且往往与口腔卫生状况不佳不相符,即即使口腔卫生有所改善,牙龈红肿也可能不能完全消退。
探诊出血:用牙周探针进行探诊时,容易引起牙龈出血,这是因为牙周组织存在炎症,血管通透性增加,探诊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2.牙周袋形成
牙槽骨吸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牙槽骨的吸收,进而导致牙周袋的形成。牙周袋是牙周组织炎症破坏后,牙龈与牙根面之间形成的病理性盲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形成速度较快,牙槽骨吸收的程度相对也比较明显,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较为深的牙周袋。
牙齿松动移位:由于牙槽骨的吸收,支持牙齿的力量减弱,青少年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的松动,严重时牙齿会发生移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
四、诊断方法
1.临床检查
口腔视诊: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质地,以及牙齿的排列、松动等情况。可以初步发现牙龈红肿、牙周袋形成等异常表现。
牙周探诊:用牙周探针测量牙周袋的深度,以及附着丧失的程度。正常的牙周探诊深度一般小于3mm,当探诊深度大于3mm且伴有附着丧失时,提示存在牙周病变。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往往较深,附着丧失明显。
2.X线检查
牙槽骨影像:通过拍摄X线片,可以观察牙槽骨的吸收情况。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的X线表现主要为牙槽骨的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早期可能表现为切牙区和第一恒磨牙区的牙槽骨吸收,呈现出典型的“弧形吸收”等特征,这对于诊断青少年牙周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治疗原则
1.基础治疗
口腔卫生指导:向患者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保证每天早晚有效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建议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对于青少年患者,家长需要监督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洁治和刮治:通过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去除牙齿表面和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龈上洁治是用超声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龈上的牙石,龈下刮治则是用手工或器械刮除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这是治疗牙周炎的基础步骤,能够消除局部刺激,减轻牙龈炎症。
2.药物辅助治疗
抗生素应用:在一些病情较为严重或存在明显细菌感染迹象的青少年牙周炎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辅助治疗。例如,可以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但使用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的使用需要谨慎评估。一般是在基础治疗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牙周袋深度、炎症程度等,短期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但要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等问题。
六、特殊人群(青少年)的温馨提示
1.口腔卫生维护方面
家长的责任:青少年自身的自觉性可能相对较弱,家长在青少年牙周炎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督促青少年每天按时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工具,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因为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牙周炎的基础,家长的监督和引导能够确保青少年坚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内细菌的积聚。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青少年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牙周炎的迹象。因为青少年牙周炎早期可能症状不典型,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牙槽骨吸收等早期病变,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2.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青少年应注意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油食物的摄入,因为过多的糖分会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齿和破坏牙周组织。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牙龈的抵抗力,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益。
避免不良习惯:青少年要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如吸烟等。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的风险。家长要引导青少年远离吸烟等不良行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