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退行性骨关节病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以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与年龄、肥胖、外伤、慢性劳损等有关,有相应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等,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预防要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关节过度劳损、定期体检。
一、定义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磨损以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发生退变,加上长期的磨损、外伤、肥胖等因素,导致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
二、病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修复能力减弱。一般来说,40岁以后,关节软骨开始出现退变,50岁以上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会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相关表现。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退变,所以女性患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2.肥胖因素: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承重关节。长期的过度负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从而促进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肥胖人群患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3.外伤因素:既往有关节外伤史,如关节骨折、韧带损伤等,会破坏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使得关节在后续的活动中更容易发生退变。例如,膝关节骨折后,关节软骨的血运受到影响,软骨细胞的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导致软骨退变加速,引发退行性骨关节病。
4.慢性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的关节过度使用,如运动员长期高强度的训练、舞蹈演员频繁的跳跃动作等,会使关节软骨受到反复的磨损,日积月累导致软骨退变,引发退行性骨关节病。
三、病理改变
1.关节软骨:最初表现为软骨表面不光滑,逐渐出现局部磨损、变薄,甚至出现裂隙、溃疡。随着病情进展,软骨可完全剥脱,露出下面的骨质。
2.骨质增生:为了适应关节的异常应力,骨质会出现代偿性增生,形成骨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骨刺”。骨赘可以出现在关节边缘等部位,进一步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
3.滑膜组织:滑膜会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多,导致关节腔积液,加重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四、临床表现
1.疼痛:是退行性骨关节病最常见的症状,早期多为轻微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活动时明显,休息后也难以缓解,甚至夜间疼痛会影响睡眠。疼痛的部位与病变关节有关,如膝关节病变时,膝关节前方或内侧会出现疼痛;髋关节病变时,可表现为腹股沟区、臀部或大腿内侧疼痛。
2.关节肿胀:由于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等原因,关节会出现肿胀。肿胀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关节明显肿胀变形。
3.关节活动受限:随着病情发展,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活动不灵活,需要活动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缓解;后期则会出现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不能完成正常的关节活动,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或屈曲等。
4.关节畸形:晚期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手指关节的屈曲或变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五、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常用方法。可发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骨赘形成、关节面不平整等改变。通过X线片可以直观地了解关节的退变程度和病变范围,是诊断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重要依据。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早期关节软骨退变、半月板损伤等情况的诊断更为敏感。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并进行准确诊断。
2.临床表现结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患者的年龄、关节疼痛的特点(如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关节的肿胀和活动受限情况等都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六、治疗与预防
1.非药物治疗
减轻体重:对于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可以显著减轻关节的负荷,延缓病情进展。例如,体重减轻5-10公斤,就可能使膝关节的负荷明显降低。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理疗等。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冷敷可用于急性炎症期,减轻肿胀和疼痛;按摩和针灸等方法可以改善关节的功能,缓解疼痛症状。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减轻关节负荷。例如,游泳是一种对关节负荷较小的运动,适合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散步、骑自行车等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损伤。
2.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防止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等,但具体药物需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开具。
3.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轻关节的负担。
避免关节过度劳损:注意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方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进行重体力劳动,减少关节的过度磨损。例如,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可以适当多活动,变换姿势;运动员等需要注意运动后的恢复和保护。
定期体检: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关节的检查,早期发现关节的退变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与年龄、体重、外伤、劳损等多种因素相关的关节疾病,了解其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该疾病,保护关节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