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早期的表现
精神疾病可出现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与行为、认知功能等多方面障碍。感知觉障碍有幻听(精神分裂症常见,青少年受影响,压力大、有家族史者风险高)和幻视(较少见,儿童易被忽视,生活方式不健康者易诱发);思维障碍包括联想障碍(思维散漫、破裂,不良生活方式易致)和逻辑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家族史、压力大或不健康生活方式易致);情感障碍有情感迟钝(缺乏情感反应,缺乏交流环境者易现)和情感淡漠(情感极度减退,孤独生活或严重创伤者易现);意志与行为障碍有意志减退(积极性降低,慵懒生活或压力大易现)和行为障碍(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脑部病变或不良环境易致);认知功能障碍有注意力障碍(难集中,长期用电子设备或有相关病史易致)、记忆力障碍(近期遗忘,睡眠不足或脑部疾病易致)、执行功能障碍(计划解决问题困难,生活无规划或神经系统异常易致)。
一、感知觉障碍
(一)幻听
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幻觉之一,患者可听到单调或复杂的声音,如评论性、争论性、命令性幻听等。青少年患者可能会因幻听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影响其日常学习和社交活动,性别差异可能不明显,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长期处于压力大环境的个体,幻听出现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风险更易增加。
(二)幻视
较少见,但也可能出现,患者可看到不存在的形象,如简单的光、色或复杂的人物、场景等。儿童患者若出现幻视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其表达能力相对较弱,需家长及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不同性别在幻视表现上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睡眠不足者可能更易诱发幻视。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联想障碍
1.思维散漫:患者的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说话东拉西扯,让人难以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在青少年群体中,可能影响其课堂表现和与同学的交流,不同性别对此的适应程度可能不同,有不良生活方式如沉迷网络导致社交减少的个体,思维散漫可能更易出现并加重。
2.思维破裂:患者的思维断裂,前后语句之间缺乏联系,言语支离破碎,不成完整的句子。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沟通能力,对其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都会造成极大破坏,年龄较小患者可能因表达障碍更难被察觉和干预。
(二)思维逻辑障碍
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患者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代表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例如患者反穿衣服,说这样代表自己“表里如一”,这种思维逻辑障碍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都可能出现,性别因素影响相对较小,有精神病史家族史且生活压力大的人群更易受其影响。
2.逻辑倒错性思维:患者的思维推理过程荒谬,缺乏逻辑,违背客观现实和一般思维逻辑。比如患者认为“因为电脑感染了病毒,所以自己的脑子也被病毒感染了”,这种情况在青少年患者中可能导致其学习和生活中的决策出现偏差,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可能加重思维逻辑混乱。
三、情感障碍
(一)情感迟钝
患者对一些原本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表现出平淡、缺乏相应情感反应。青少年患者可能在面对亲情、友情等方面的情感互动时显得冷漠,不同性别在情感迟钝的表现程度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生活在缺乏情感交流环境中的个体更易出现情感迟钝,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病史者风险可能增加。
(二)情感淡漠
患者的情感活动极度减退或消失,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对亲人也缺乏应有的情感体验。儿童患者若出现情感淡漠可能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发育,性别因素影响不大,长期处于孤独生活方式的个体更易发展为情感淡漠,有严重精神创伤病史者更易出现该症状。
四、意志与行为障碍
(一)意志减退
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降低,兴趣减退。青少年患者可能出现学习动力下降、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也失去热情,不同性别在意志减退的表现上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慵懒如长期宅居的个体更易出现意志减退,有学业或职业压力过大病史者风险更高。
(二)行为障碍
1.紧张综合征: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紧张性木僵时患者可表现为不语、不动、不吃,肌张力增高,对环境刺激无反应;紧张性兴奋时患者则出现突然的兴奋躁动、伤人毁物等行为。这种行为障碍在各年龄段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儿童患者出现紧张综合征时更需谨慎处理,不同性别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有脑部器质性病变病史者易诱发紧张综合征。
2.怪异行为: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常理、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如刻板动作、模仿动作等。例如反复做同一个无意义的动作,或模仿他人的动作等,青少年患者出现怪异行为可能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生活在不良社会环境中如经常接触异常行为人群的个体更易出现此类怪异行为。
五、认知功能障碍
(一)注意力障碍
患者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散,在学习或工作中不能很好地专注于相关任务。青少年患者可能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影响学习效果,不同性别注意力障碍表现无显著差异,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导致注意力分散的生活方式会加重注意力障碍,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史者风险增加。
(二)记忆力障碍
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遗忘明显,例如忘记刚刚发生的对话、忘记约定的事情等。儿童患者记忆力障碍可能影响其学业成绩,不同性别记忆力障碍表现无明显不同,长期睡眠不足的生活方式会损害记忆力,有脑部疾病导致记忆力损伤病史者风险更高。
(三)执行功能障碍
患者在计划、组织、解决问题等执行功能方面出现困难,例如难以制定合理的学习或工作计划、面对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等。青少年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会影响其日常事务的处理,生活方式缺乏规划的个体更易出现执行功能障碍,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病史者风险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