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牙龈肿怎么治疗方法
牙周炎牙龈肿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和维护治疗。基础治疗有口腔清洁指导(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等)、龈上洁治术(每6-12个月或更频繁进行)、龈下刮治术;药物辅助治疗分局部(米诺环素凝胶、氯己定含漱液)和全身(严重时用抗菌药物);手术治疗有牙周翻瓣术(深牙周袋等情况)和牙龈切除术(牙龈增生等情况);维护治疗需定期复查(每3-6个月)和长期口腔健康管理(坚持口腔卫生、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等)。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关键,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研究表明,采用巴氏刷牙法能更有效地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沟内的菌斑,菌斑的控制对于牙周炎牙龈肿的治疗至关重要。对于儿童,家长应协助其进行口腔清洁,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成年人中,吸烟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口腔环境,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且不利于牙龈肿的恢复,因此吸烟者需要严格戒烟来配合治疗。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也是重要的口腔清洁辅助手段,每天至少使用1次牙线,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存在牙龈退缩导致牙缝增大的患者,牙缝刷可以更精准地清洁牙缝部位。
2.龈上洁治术
龈上洁治术是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一般来说,每6-12个月进行一次龈上洁治,但对于牙周炎牙龈肿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洁治,如每3-4个月一次。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龈上洁治能有效减轻牙龈的炎症,改善牙龈肿的状况。在进行龈上洁治时,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避免损伤牙龈组织。对于患有出血性疾病等特殊人群,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再进行龈上洁治,以防止出血过多。
3.龈下刮治术
龈下刮治术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它可以深入到牙周袋内,清除龈上洁治术无法去除的龈下牙石和菌斑,是治疗中度及重度牙周炎牙龈肿的重要措施。龈下刮治术的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体现,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观察牙龈炎症的改善情况。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影响牙周状况,龈下刮治术的操作需要更加谨慎,一般选择在孕期相对稳定的阶段进行,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抗菌药物,如米诺环素凝胶,将其注入牙周袋内,米诺环素凝胶可以缓慢释放药物,持续发挥抗菌作用,抑制牙周袋内的细菌生长,减轻牙龈的炎症。临床研究显示,米诺环素凝胶能有效降低牙周袋内的细菌数量,改善牙龈肿的症状。对于儿童,由于局部药物治疗的特殊性,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氯己定含漱液也是常用的局部抗菌药物,每天使用2-3次,每次含漱1分钟左右。氯己定含漱液可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抑制菌斑形成,从而辅助治疗牙周炎牙龈肿。但长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可能会导致牙齿和舌面着色,因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注意口腔清洁,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需要咨询医生,因为目前关于孕妇使用氯己定含漱液的安全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2.全身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牙周炎牙龈肿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等。但全身使用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细菌耐药等问题。例如,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常用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等较为严重的牙周炎症情况。对于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全身抗菌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儿童一般不优先考虑全身使用抗菌药物,非药物干预无效且病情严重时才会在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
三、手术治疗
1.牙周翻瓣术
牙周翻瓣术是切开牙龈并翻起黏膜骨膜瓣,在直视下进行根面平整和清除感染组织,然后将瓣复位缝合。该手术适用于深牙周袋、牙龈肿严重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牙周翻瓣术可以更彻底地清除牙周袋内的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由于其愈合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在进行牙周翻瓣术前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良好愈合。
2.牙龈切除术
牙龈切除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病变的牙龈组织,恢复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适用于牙龈纤维性增生、药物性牙龈增生等导致牙龈肿且影响美观和功能的情况。在进行牙龈切除术时,需要精确控制切除的范围和深度,避免损伤牙槽骨等组织。对于妊娠期妇女,牙龈切除术一般不优先考虑,因为孕期手术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流产等,需要在产后根据病情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四、维护治疗
1.定期复查
牙周炎牙龈肿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包括口腔检查、牙周袋深度测量、菌斑控制情况评估等。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如是否有复发的迹象、牙龈炎症是否再次出现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家长需要督促其定期进行口腔复查,关注儿童牙周健康状况的发展。
2.长期口腔健康管理
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持续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等。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摄入,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牙齿的健康。吸烟者需要彻底戒烟,因为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有助于牙周炎牙龈肿的长期控制和预防复发。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系统性疾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良好控制基础疾病有助于牙周炎的治疗和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