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因多种原因致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引发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进而出现结构改变、塌陷及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包括创伤性因素(如股骨颈骨折等)和非创伤性因素(如糖皮质激素使用、酒精滥用等);病理过程有早期骨髓水肿等及进展阶段骨坏死区域扩大等;临床表现为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等;诊断靠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限制负重、药物)和手术(保髋、人工髋关节置换),需早期诊断干预,依个体差异制定方案以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
一、发病原因
1.创伤性因素:股骨颈骨折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常见的创伤性原因,骨折后股骨头的血运受到破坏,尤其是头下型骨折,更容易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另外,髋关节脱位等创伤也可能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导致股骨头周围的血管受损,影响股骨头的血液灌注。
年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发生股骨颈骨折后,相较于成年人更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为儿童股骨头的血供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创伤对其血供的破坏更严重。
生活方式因素: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发生髋关节创伤的风险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几率。
2.非创伤性因素
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常见的非创伤性致病因素。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骨髓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压迫血管,影响股骨头血供;还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进一步阻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特殊人群: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这类人群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高危人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髋关节情况,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酒精滥用: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脂代谢紊乱,引起骨髓基质细胞脂肪变性,骨髓内压力增高,影响股骨头血供。酒精还可直接毒性作用于骨细胞,导致骨细胞凋亡。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尤其是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一定量(如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风险显著增加。
其他因素:如减压病、血红蛋白病、高雪氏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另外,某些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也可能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有关,但相对较为少见。
二、病理过程
1.早期阶段:股骨头血供受损后,首先出现骨髓水肿、骨细胞凋亡等改变。此时影像学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微的信号改变,但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疼痛等症状。
年龄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病理过程可能进展相对较快,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干预。
2.进展阶段:随着时间推移,股骨头内的骨坏死区域逐渐扩大,骨小梁发生断裂、塌陷,髋关节软骨面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软骨磨损等改变。此时影像学上可见股骨头密度改变、囊性变等表现,患者疼痛症状可能加重,髋关节活动受限逐渐明显。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患者在病理进展阶段仍继续从事加重髋关节负担的活动(如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等),会加速股骨头结构的破坏,使病情进展更快。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疼痛:早期疼痛多为隐痛、钝痛,位于腹股沟区、臀部或膝关节周围,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
特殊人群: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疼痛部位,往往表现为跛行或膝关节疼痛,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行走姿势等情况。
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范围减小,患者可能出现走路跛行、下蹲困难等情况。
2.体征:体检时可能发现髋关节压痛,Thomas征阳性(仰卧位时,患侧下肢不能伸直,髋关节屈曲挛缩),4字试验阳性(患者仰卧,一侧下肢屈髋屈膝,将外踝置于对侧大腿上,检查者下压患者屈曲的膝关节,若出现髋关节疼痛则为阳性)等。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股骨头密度增高、囊性变、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等表现。X线检查可以初步了解股骨头的形态结构,但对于早期病变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最敏感的方法。在缺血早期即可发现骨髓水肿、信号改变等异常,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变范围。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股骨头的骨小梁结构、骨质密度改变等情况,对于判断股骨头的塌陷程度等有一定帮助。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限制负重:通过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减少股骨头的负重,延缓股骨头的塌陷进程。适用于早期病变、股骨头尚未明显塌陷的患者。
特殊人群: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限制负重更为重要,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并确保其正确使用,以避免影响髋关节的正常发育。
药物治疗:目前有一些药物用于改善股骨头血供等,但需要严格遵循循证医学证据。例如,部分药物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等起到一定作用,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限制负重等主要措施。
2.手术治疗
保髋手术:如髓芯减压术、带血管蒂骨移植术等,适用于股骨头尚未明显塌陷或塌陷较轻的患者。髓芯减压术可以降低股骨头内的压力,改善血供;带血管蒂骨移植术则是通过移植带有血管的骨组织,为股骨头提供血供和骨修复材料。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股骨头塌陷严重、髋关节功能严重受限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但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置换时机和假体类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需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疾病,不同患者的病情因个体差异(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而有所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