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足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足部外观改变(皮肤颜色、温度变化,形态改变)、感觉异常(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溃疡与感染表现(溃疡形成,感染时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及全身症状),血管病变相关表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神经病变相关表现(自主神经病变致皮肤干燥、出汗异常,运动神经病变致肌肉萎缩)。

一、症状表现

1.足部外观改变

皮肤颜色改变: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颜色可出现变化,如缺血性病变时,足部皮肤可呈苍白色,这是由于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皮肤血管灌注不足导致。而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表现略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血液循环本就相对较差,足部缺血表现可能更易被掩盖或更难早期发现;年轻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且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足部缺血或感染表现可能相对更典型。

皮肤温度变化:患足温度可能异常,缺血性病变时足部温度降低,触摸感觉较对侧足部凉,这是因为缺血导致局部热量供应减少。而感染时患足温度可升高,有发热感,是炎症局部产热增加所致。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收缩血管,进一步影响足部血液循环,使足部温度异常更易发生且可能加重。

足部形态改变:可能出现足部畸形,如锤状趾、鸡爪趾等,这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足部肌肉、肌腱失去正常平衡,长期牵拉引起足部结构改变。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此类足部形态改变,因为随着病程延长,神经病变逐渐加重,对足部结构的影响也更明显。

2.感觉异常

麻木感:糖尿病足患者常出现足部麻木,这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神经病变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患者对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减退或消失,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足部轻微麻木,随着病情进展,麻木感可逐渐加重。不同年龄患者对麻木感的感知和描述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自身感觉功能退化,对麻木感的敏感度相对降低,而年轻患者可能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足部麻木的异常。

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可为刺痛、灼痛等。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较为常见,当神经受到损伤或处于异常兴奋状态时,可导致疼痛感觉。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在不同患者间有差异,一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疼痛,而另一些患者可能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加重神经病变,从而加重疼痛症状,所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缓解疼痛非常重要。

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足部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减退甚至消失,这增加了足部受伤的风险。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感知足部的微小创伤,如被异物刺伤等,而这种微小创伤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容易发展为严重的足部感染。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足部感觉异常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足部,避免受伤。

3.溃疡与感染表现

溃疡形成:足部可出现溃疡,好发于足趾、足底等部位。溃疡的大小、深度不一,浅的溃疡可能仅累及皮肤表层,深的溃疡可达到肌肉、骨骼等深层组织。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与神经病变导致的感觉减退、血管病变导致的局部组织营养供应不足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在病史方面,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发生溃疡,因为长期高血糖环境不利于足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感染表现:若合并感染,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加重足部病变,使病情恶化。不同年龄患者对感染的全身反应不同,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后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但局部感染可能更易扩散;年轻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好,感染后全身症状可能较明显,如高热等,但局部感染若未及时控制,也会迅速进展。

二、血管病变相关表现

1.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乏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又可出现类似症状。这是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供血不足,肌肉在运动时缺氧、缺血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患者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所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合并其他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等,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年轻糖尿病患者若血管病变主要与糖尿病本身的血管损伤机制相关,间歇性跛行可能相对较早期出现,但由于年轻患者活动量较大等因素,可能更关注运动后的不适。

2.静息痛

在休息时足部也出现疼痛,疼痛多为持续性,夜间尤甚。这是因为血管病变严重,足部组织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无法满足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疼痛。对于患有糖尿病足且出现静息痛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及时就医评估血管病变情况,因为静息痛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血管重建等治疗措施。

三、神经病变相关表现

1.自主神经病变表现

皮肤干燥:足部皮肤失去正常的湿润度,变得干燥、脱屑,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汗腺的分泌功能,导致足部皮肤汗腺分泌减少。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在皮肤干燥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护理方面需要注意保持足部皮肤的湿润,防止皮肤干裂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足部出汗异常:可表现为足部无汗或多汗,无汗时足部皮肤干燥易裂,多汗时可能导致足部处于潮湿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感染风险。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以减少足部并发症的发生。

2.运动神经病变表现

肌肉萎缩:足部肌肉可出现萎缩,导致足部形态改变,如足弓塌陷等。肌肉萎缩进一步影响足部的正常功能,使患者行走、站立等活动受到影响。糖尿病病程较长且神经病变严重的患者,肌肉萎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等措施来维持足部肌肉功能,但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

了解疾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足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局部溃烂、感染性疾病,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糖尿病人有性功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是有性功能的,但部分病人是因为病情加重,因此造成性功能下降;因此,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并使用胰岛素控制疾病;同时,还应当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防止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糖尿病能不能吃萝卜和胡萝卜?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可以食用胡萝卜,因为胡萝卜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着蔬菜,并且除了营养十分丰富以外,其含糖量也很低,这是一种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因此糖尿病病人吃胡萝卜并不会造成血糖波动大,因此可以放心的食用。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治疗起来现在难度还是很大,在地方上或者是有很多外科医生,经过治疗以后,病人是长期不愈,因为糖尿病足是一个需要多学科进行协助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医生,需要血管外科医生,需要骨科医生以及需要专门处理创面大夫进行综合治疗,不是说是单纯在某一个科室进行治疗就可以。因为现在在医院里对床位使用率或者是住院周期影响比较大,糖尿病足病人一般需要治疗
糖尿病保肢和截肢的治疗标准如何判断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保肢还是截肢还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病人保肢意愿比较强烈,然后结合着身体状况,然后才能给出治疗建议,对于身体条件比较差,而且对于保肢意愿不是很强病人,可能是考虑截肢治疗,而对于保肢治疗意愿比较强,同时身体条件还可以情况下,因为进行保肢治疗得需要经过好多次手术才能够进行保肢,需要进行血管开通手术,下肢这种骨搬运
糖尿病与脚气鉴别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时导致的并发症,由于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肢体感觉减弱下肢血流减少,逐步供血不足而表现为冷热感觉下降、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疼痛以及动脉减弱或消失等,容易合并溃疡、坏疽等症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足部皮肤病,表现为瘙痒、脱皮、干燥、干裂、水泡、糜烂等症状,要积极清除致病菌,防止复发。
糖尿病溃烂用什么药治疗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溃烂要给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溃烂由于末梢血液循环严重下降导致的,营养的缺乏会导致足部出现溃疡,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的营养支持。同时要进行基础的降糖治疗,保证患者的血糖水平平稳,才能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可以治疗好吗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不能治疗好,只是控制不再继续发展,维持现状。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而导致的严重慢性病,病情是不可逆的。当长期高血糖就会导致下肢末梢神经,感觉障碍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远端外周微血管病变,可出现逐步溃疡、疼痛、坏阻等症状。建议平时要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发生糖尿病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