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足部外观改变(皮肤颜色、温度变化,形态改变)、感觉异常(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消失)、溃疡与感染表现(溃疡形成,感染时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及全身症状),血管病变相关表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神经病变相关表现(自主神经病变致皮肤干燥、出汗异常,运动神经病变致肌肉萎缩)。
一、症状表现
1.足部外观改变
皮肤颜色改变: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颜色可出现变化,如缺血性病变时,足部皮肤可呈苍白色,这是由于局部血液供应减少,皮肤血管灌注不足导致。而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表现略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血液循环本就相对较差,足部缺血表现可能更易被掩盖或更难早期发现;年轻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且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足部缺血或感染表现可能相对更典型。
皮肤温度变化:患足温度可能异常,缺血性病变时足部温度降低,触摸感觉较对侧足部凉,这是因为缺血导致局部热量供应减少。而感染时患足温度可升高,有发热感,是炎症局部产热增加所致。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收缩血管,进一步影响足部血液循环,使足部温度异常更易发生且可能加重。
足部形态改变:可能出现足部畸形,如锤状趾、鸡爪趾等,这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足部肌肉、肌腱失去正常平衡,长期牵拉引起足部结构改变。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此类足部形态改变,因为随着病程延长,神经病变逐渐加重,对足部结构的影响也更明显。
2.感觉异常
麻木感:糖尿病足患者常出现足部麻木,这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神经病变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患者对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减退或消失,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足部轻微麻木,随着病情进展,麻木感可逐渐加重。不同年龄患者对麻木感的感知和描述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自身感觉功能退化,对麻木感的敏感度相对降低,而年轻患者可能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足部麻木的异常。
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可为刺痛、灼痛等。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较为常见,当神经受到损伤或处于异常兴奋状态时,可导致疼痛感觉。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在不同患者间有差异,一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疼痛,而另一些患者可能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加重神经病变,从而加重疼痛症状,所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缓解疼痛非常重要。
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足部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减退甚至消失,这增加了足部受伤的风险。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感知足部的微小创伤,如被异物刺伤等,而这种微小创伤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容易发展为严重的足部感染。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足部感觉异常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特别注意保护足部,避免受伤。
3.溃疡与感染表现
溃疡形成:足部可出现溃疡,好发于足趾、足底等部位。溃疡的大小、深度不一,浅的溃疡可能仅累及皮肤表层,深的溃疡可达到肌肉、骨骼等深层组织。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与神经病变导致的感觉减退、血管病变导致的局部组织营养供应不足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在病史方面,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发生溃疡,因为长期高血糖环境不利于足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
感染表现:若合并感染,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加重足部病变,使病情恶化。不同年龄患者对感染的全身反应不同,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低下,感染后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但局部感染可能更易扩散;年轻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好,感染后全身症状可能较明显,如高热等,但局部感染若未及时控制,也会迅速进展。
二、血管病变相关表现
1.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乏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又可出现类似症状。这是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供血不足,肌肉在运动时缺氧、缺血引起疼痛。不同年龄患者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所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合并其他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等,间歇性跛行的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或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年轻糖尿病患者若血管病变主要与糖尿病本身的血管损伤机制相关,间歇性跛行可能相对较早期出现,但由于年轻患者活动量较大等因素,可能更关注运动后的不适。
2.静息痛
在休息时足部也出现疼痛,疼痛多为持续性,夜间尤甚。这是因为血管病变严重,足部组织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无法满足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疼痛。对于患有糖尿病足且出现静息痛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及时就医评估血管病变情况,因为静息痛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血管重建等治疗措施。
三、神经病变相关表现
1.自主神经病变表现
皮肤干燥:足部皮肤失去正常的湿润度,变得干燥、脱屑,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汗腺的分泌功能,导致足部皮肤汗腺分泌减少。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在皮肤干燥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护理方面需要注意保持足部皮肤的湿润,防止皮肤干裂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足部出汗异常:可表现为足部无汗或多汗,无汗时足部皮肤干燥易裂,多汗时可能导致足部处于潮湿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感染风险。有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特别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以减少足部并发症的发生。
2.运动神经病变表现
肌肉萎缩:足部肌肉可出现萎缩,导致足部形态改变,如足弓塌陷等。肌肉萎缩进一步影响足部的正常功能,使患者行走、站立等活动受到影响。糖尿病病程较长且神经病变严重的患者,肌肉萎缩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等措施来维持足部肌肉功能,但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