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质增生如何治疗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减轻负荷(控制体重、避免加重负担动作)、物理治疗(热疗、电疗、超声波治疗)、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有严重疼痛畸形活动受限或力线不良的情况,常见术式有关节镜下清理术、截骨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一、非手术治疗
1.减轻负荷
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减轻膝关节的负荷至关重要。体重超重的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加速骨质增生的进展。例如,体重指数(BMI)应尽量控制在18.5~23.9kg/m2范围内,通过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减轻膝关节负荷。
避免长时间站立、跪位、蹲位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膝关节软骨和关节面受到过度挤压和摩擦,加重骨质增生相关的疼痛和不适。
2.物理治疗
热疗:热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常见的热疗方法有热敷,可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应选择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热敷设备,并在使用前先测试温度。
电疗:如低频电刺激、中频电疗等,低频电刺激可以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中频电疗则具有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对于老年患者,电疗时要注意电极片的粘贴位置和强度,避免因皮肤感觉减退等原因导致局部皮肤损伤。一般来说,电疗的参数应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进行调整,每次治疗时间约20~3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产生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等,促进组织的修复和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伴有轻度滑膜炎的患者,超声波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超声波的强度和频率,避免对关节周围组织造成过度损伤。治疗频率一般为每周1~2次,每次治疗时间根据膝关节的大小和病情而定,通常在10~15分钟左右。
3.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度训练,有助于维持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例如,患者可坐在椅子上,缓慢地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关节损伤,应根据自身关节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肌力训练: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可以更好地稳定膝关节,减轻关节的负荷。例如,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患者平躺在床上,将膝关节伸直,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每次训练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还可以进行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高下肢至30°左右,保持5~10秒后放下,每次训练10~15次,每天3~4组。对于老年女性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肌力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可适当减少训练强度和次数,并在训练前后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4.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缓解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应谨慎使用。例如,患有胃溃疡的患者使用布洛芬时,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并密切观察胃肠道症状。
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等,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抑制软骨细胞的分解,有助于保护关节软骨。对于一些早期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长期服用氨基葡萄糖可能会有一定的益处。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氨基葡萄糖时需要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药物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膝关节骨质增生导致严重的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经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患者膝关节疼痛剧烈,行走困难,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且经过3~6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就可以考虑手术干预。
对于出现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影响下肢力线的患者,也需要考虑手术矫正。如膝关节内翻畸形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过度磨损,加重骨质增生,此时手术矫正力线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2.常见手术方式
关节镜下清理术:通过关节镜进入膝关节腔,清理关节内的增生滑膜、游离体、破损的半月板等病变组织,减轻关节内的炎症和机械刺激,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相对较快。对于一些年轻患者,膝关节骨质增生伴有少量游离体和轻度滑膜增生的情况,关节镜下清理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但对于关节软骨严重磨损的患者,单纯的关节镜清理术效果可能有限。
截骨术: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伴有下肢力线不良的患者。通过截骨手术矫正下肢力线,减轻膝关节一侧的负荷,从而缓解疼痛,延缓骨质增生的进展。例如,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质增生为主且存在内翻畸形的患者,可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通过改变下肢的力线,使膝关节的负荷重新分布,减轻内侧间室的压力,延缓关节软骨的进一步磨损和骨质增生的发展。但截骨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截骨部位不愈合、下肢力线矫正不满意等,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于膝关节骨质增生严重,关节软骨广泛磨损、关节畸形明显、疼痛剧烈且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终末期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植入人工膝关节假体,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显著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质量。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也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假体松动等,术后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