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牙周炎办法有哪些
牙周炎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辅助治疗和手术治疗。基础治疗有口腔清洁指导(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龈上洁治术(健康及牙周炎患者频率不同,糖尿病患者需特殊处理)、龈下刮治术(中重度患者需做,妊娠期患者有操作时机要求);药物辅助治疗分局部(如氯己定溶液、米诺环素凝胶,不同患者有使用注意)和全身(重症及伴全身病患者可能用,儿童慎用);手术治疗有牙周翻瓣术(吸烟患者术前需戒烟)、牙龈切除术(老年患者需评估全身状况)、植骨术(牙槽骨吸收严重患者用,吸烟患者术前术后需戒烟)。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正确的刷牙方法至关重要,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及牙龈沟内的菌斑、软垢等。研究表明,规范的刷牙可显著降低菌斑指数,减少牙龈炎症。对于儿童,家长需协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并监督刷牙过程,因为儿童牙周炎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相关,不良的口腔卫生状况会加速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炎症进而影响牙周组织。对于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手部灵活性下降等问题,可选择电动牙刷等辅助工具来提高刷牙效果,同时要注意刷牙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牙龈。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也是重要的口腔清洁手段。牙线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间隙刷则适用于牙龈退缩、牙齿间隙较大的患者。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由于吸烟会影响口腔血液循环,降低局部抵抗力,更需要加强口腔清洁,因为吸烟会使牙周炎的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所以吸烟人群除了做好常规口腔清洁外,还应尽量戒烟或减少吸烟量。
2.龈上洁治术
龈上洁治术是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这是治疗牙周炎的基础步骤,通过龈上洁治可以迅速改善牙龈的炎症状态。一般来说,健康人群每年应进行1-2次龈上洁治,而牙周炎患者则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每3-6个月就需要进行一次龈上洁治。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牙周组织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所以在进行龈上洁治时需要更加谨慎,要严格控制血糖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可能导致龈上洁治后的炎症恢复时间延长。
3.龈下刮治术
龈下刮治术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它可以深入到牙周袋内,清除龈上洁治术无法触及的龈下牙石和菌斑,消除牙周袋内的炎症因素。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龈下刮治术是必要的治疗措施。在进行龈下刮治术前,需要对患者的牙周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程度等。对于妊娠期的牙周炎患者,由于妊娠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进行龈下刮治术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在妊娠4-6个月时进行较为安全,因为妊娠早期和晚期进行操作可能会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此时操作需要更加轻柔,尽量减少对孕妇的刺激。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氯己定溶液是常见的方法,氯己定能有效地抑制菌斑形成,其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制作用。临床研究显示,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可以降低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对于佩戴固定义齿的牙周炎患者,由于义齿周围不易清洁,更容易滋生菌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清洁,但要注意含漱液的使用方法,一般是每次含漱10-20毫升,含漱1分钟后吐出,每天使用2-3次。
米诺环素凝胶也是局部常用药物,它是一种缓释剂型,药物可以缓慢释放,持续发挥抗菌作用。将米诺环素凝胶注入牙周袋内,能在牙周袋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有效抑制牙周致病菌。对于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性,使用米诺环素凝胶时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虽然米诺环素可能会导致牙齿变色等问题,但在青少年牙周炎治疗中,权衡利弊后如果需要使用,应密切关注牙齿的变化情况。
2.全身药物治疗
对于重症牙周炎患者或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例如,伴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可根据病情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辅助治疗,但全身使用抗生素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儿童牙周炎患者,全身使用抗生素要非常谨慎,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其骨骼、牙齿等的发育,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会考虑谨慎使用抗生素,并且要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抗生素种类,并密切监测儿童的身体反应。
三、手术治疗
1.牙周翻瓣术
牙周翻瓣术是将牙龈组织翻开,暴露病变区的牙根面,以便彻底清除牙石和菌斑,修整牙槽骨形态,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该手术适用于牙周袋较深、病变范围较大且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吸烟的牙周炎患者,由于吸烟会影响手术创口的愈合,在进行牙周翻瓣术前需要患者严格戒烟一段时间,一般建议术前2周开始戒烟,因为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液供应,不利于创口愈合,增加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牙龈切除术
牙龈切除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病变的牙龈组织,恢复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深度。适用于牙龈纤维性增生、药物性牙龈增生等导致牙龈肥大影响美观或功能的情况。对于老年牙周炎患者,进行牙龈切除术时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在术后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创口愈合情况,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清洁,防止创口感染。
3.植骨术
植骨术是在牙槽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以促进牙槽骨的再生和修复。对于牙槽骨吸收较严重的牙周炎患者,植骨术可以帮助恢复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为牙齿的稳固提供良好的支持。对于有吸烟史的牙周炎患者,在考虑植骨术时,由于吸烟对骨愈合有不利影响,需要患者术前严格戒烟,并且在术后也要继续戒烟,以提高植骨术的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