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什么病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自身功能异常致激素合成分泌过多的内分泌疾病,病因有自身免疫、遗传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代谢亢进、甲状腺肿大、神经系统及眼征等,诊断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手术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老年患者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病因
1.自身免疫因素:最常见的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se)。在格雷夫斯病患者体内,机体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细胞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即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这种抗体可以持续刺激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激素的过度合成与分泌。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格雷夫斯病患者中,TRAb的阳性率较高,且其水平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
2.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会相对增加。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易感性相关,但具体的遗传机制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中。
3.其他因素: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能会诱发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人群,其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可能被打破,从而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几率。另外,某些碘摄入异常的情况也可能与发病有关,如短期内大量摄入碘,可能会诱发原本有遗传易感性个体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发作。
临床表现
1.代谢亢进相关表现
高代谢症状:患者常出现怕热、多汗,即使在较凉爽的环境下也比常人更容易出汗;食欲亢进,但体重却明显减轻,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过多加速了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消耗增加,虽然进食量增多,但能量消耗大于摄入。例如,一些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5-10公斤。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较为常见,心率通常可达到100-120次/分钟以上,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等。长期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还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长期刺激,使得心脏负荷加重,心肌发生重构等改变。
2.甲状腺肿大: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中等,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在肿大的甲状腺处有时可闻及血管杂音,这是因为甲状腺血流丰富所致。
3.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往往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烦躁易怒、失眠不安等。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例如,一些青少年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在学校里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影响学业。
4.眼征:部分患者会出现眼征,包括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单纯性突眼主要表现为轻度的眼球突出、眼裂增宽等;浸润性突眼则相对严重,患者可出现眼内异物感、胀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严重时可导致眼球固定,眼睑闭合不全,引起角膜溃疡、全眼球炎甚至失明。
诊断
1.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如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这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重要依据,因为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反馈抑制垂体分泌TSH,所以TSH降低往往早于T3、T4的升高。例如,正常情况下TSH的参考值范围是0.35-5.5μIU/ml,当TSH低于0.1μIU/ml,同时T3、T4升高时,高度提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测定:如果是格雷夫斯病引起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通常呈阳性。这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因,还可以用于评估病情的活动度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等。
2.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的大小、形态、血流情况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甲状腺超声往往显示甲状腺体积增大,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等表现。
甲状腺核素扫描: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甲状腺核素扫描常显示摄取核素增加,分布均匀。
治疗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因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2.放射性碘治疗:利用放射性碘被甲状腺摄取后释放出的β射线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但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在治疗后长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一旦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
3.手术治疗:对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怀疑甲状腺恶性病变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可能损伤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等,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声音、血钙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是儿童的常用治疗方法,但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儿童的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指标。例如,要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龄等,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维持甲状腺功能在适当的水平,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2.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需要权衡母亲和胎儿的利益。抗甲状腺药物在妊娠期的使用需要谨慎选择,因为某些抗甲状腺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功能。一般来说,甲巯咪唑在妊娠早期可能相对更安全一些,但仍需要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使用,并且要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适当范围,避免母亲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定期进行产科检查以及胎儿的相关监测。
3.老年患者: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更加谨慎。例如,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对老年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增加,所以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但需要密切监测药物对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的影响,以及患者的心血管等系统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