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一样的吗

来源:民福康

牛奶蛋白过敏是机体对牛奶特定蛋白质的异常免疫反应,有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等途径,各年龄段可发病,表现为多系统症状;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主要为胃肠道症状。两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不同,但都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需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与管理,如牛奶蛋白过敏需饮食回避和药物治疗,乳糖不耐受需饮食调整和补充乳糖酶等。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牛奶蛋白过敏:是机体对牛奶中特定蛋白质分子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属于免疫介导的疾病。人体免疫系统将牛奶中的某些蛋白质当作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应答,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病机制涉及IgE介导(速发型)和非IgE介导(迟发型)等多种免疫途径。例如,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在接触牛奶蛋白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就出现症状,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道症状(喘息、咳嗽)等;非IgE介导的可能在接触后数小时至数天出现症状,如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便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相对更易发生,且有一定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过敏史,婴幼儿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可能增加。

2.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乳糖酶是人体小肠黏膜刷状缘分泌的一种酶,负责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便吸收。任何导致乳糖酶分泌减少或活性降低的因素都可引起乳糖不耐受,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罕见,多为遗传性)、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常因肠道疾病、感染等损伤小肠黏膜导致,如轮状病毒肠炎后可出现暂时性乳糖不耐受)、成人型乳糖酶缺乏(随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亚洲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乳糖不耐受,儿童期可能因肠道感染等引发暂时性乳糖不耐受,成年人随年龄增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二、临床表现

1.牛奶蛋白过敏:

皮肤表现:可出现湿疹样皮疹,多发生在面部、颈部等部位,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瘙痒明显,婴儿常因瘙痒而烦躁不安、睡眠不佳;还可出现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皮疹,可迅速消退但易反复发作。

呼吸道表现:轻者可出现流涕、鼻塞,重者可出现喘息、咳嗽,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过敏反应累及呼吸道黏膜,引起黏膜水肿、气道痉挛等。

胃肠道表现:新生儿期可表现为拒奶、呕吐,婴儿期常见腹泻,大便可呈稀水样、黏液便,严重者可出现便血,还可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长期牛奶蛋白过敏可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如体重不增、身高增长缓慢等。不同年龄的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的胃肠道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期胃肠道症状相对更为突出,学龄期儿童可能更多表现为慢性腹痛、腹泻等。

2.乳糖不耐受: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腹部不适,如腹胀、肠鸣音亢进,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多为黄色稀便,可伴有酸臭味,一般不伴有发热、血便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摄入乳糖的量相关,摄入乳糖量越多,症状越明显。不同年龄人群乳糖不耐受的胃肠道症状表现相似,但婴幼儿期由于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可能对乳糖不耐受的耐受量更低,症状相对更明显。

三、诊断方法

1.牛奶蛋白过敏:

详细病史采集:了解患儿的喂养史、过敏家族史、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进食牛奶或奶制品的关系等。例如,若患儿在添加配方奶后不久出现上述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且有过敏家族史,则提示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性较大。

实验室检查: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若牛奶特异性IgE升高,提示机体对牛奶蛋白处于致敏状态;皮肤点刺试验,将牛奶蛋白提取物滴于皮肤表面并刺破表皮,若出现阳性反应(局部红肿、风团等),也提示可能存在牛奶蛋白过敏,但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肠道活检等有创检查,对于疑似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且其他检查不明确的患儿可考虑进行,但一般不作为首选。不同年龄患儿的病史采集重点有所不同,婴幼儿期要详细询问喂养起始时间、症状出现与喂奶的时间关系等,学龄期儿童则要询问近期饮食中牛奶制品的摄入情况及症状变化。

2.乳糖不耐受:

氢呼气试验:检测呼气中氢气的含量,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产生氢气,若呼气中氢气浓度升高,提示乳糖不耐受。该方法适用于各年龄段,但儿童需要较好的配合度。

乳糖耐受试验:口服一定量的乳糖后,定期检测血糖变化,由于乳糖不耐受时乳糖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血糖升高不明显。该方法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存在一定不适,且需要多次采血。

粪便酸性检测:检测粪便的酸碱度,乳糖不耐受时因乳糖发酵产生酸性物质,粪便pH降低。此方法相对简便,但准确性相对有限。不同年龄儿童进行这些检查时要考虑其配合程度和耐受性,婴幼儿可能更适合氢呼气试验等相对无创的检查方法。

四、治疗与管理

1.牛奶蛋白过敏:

饮食回避:严格避免摄入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包括母乳(若母亲摄入牛奶后乳汁中可能含有牛奶蛋白,也可能引起婴儿过敏,哺乳期母亲也需回避牛奶蛋白)、配方奶(需更换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含牛奶蛋白的辅食(如含奶的饼干、蛋糕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要确保完全回避牛奶蛋白,婴儿期要选择合适的替代奶粉,学龄期儿童要注意查看食物成分表,避免食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等)缓解过敏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需立即就医并使用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

2.乳糖不耐受:

饮食调整:限制乳糖的摄入,可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的食品,如无乳糖奶粉、乳糖酶预处理后的牛奶等。对于婴儿,可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对于年长儿,要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如牛奶、冰淇淋、奶油等。不同年龄儿童在饮食调整时要考虑其营养需求和饮食喜好,确保替代食品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补充乳糖酶:可在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前补充乳糖酶,帮助消化乳糖,但要注意乳糖酶的剂型和使用方法,根据患儿年龄和乳糖不耐受的程度选择合适的乳糖酶产品。对于婴幼儿,选择适合婴儿的乳糖酶制剂,并正确添加到奶中。

五、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发病机制:牛奶蛋白过敏是免疫介导的疾病,乳糖不耐受是乳糖酶缺乏导致的消化吸收障碍。

临床表现:牛奶蛋白过敏除了胃肠道症状外,还有皮肤、呼吸道等多系统表现;乳糖不耐受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一般无皮肤、呼吸道等其他系统表现。

诊断方法:牛奶蛋白过敏依赖免疫相关检查(如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等)和病史,乳糖不耐受主要依靠氢呼气试验、乳糖耐受试验等检测乳糖消化吸收情况。

2.联系:两者都可能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在临床表现上都可能有胃肠道症状,容易被混淆,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等进行鉴别诊断。无论是牛奶蛋白过敏还是乳糖不耐受的患儿,都需要关注其营养状况,确保在饮食调整过程中能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特别是婴幼儿期,要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了解疾病
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也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主要是人体内消化乳糖的乳糖酶缺乏所引起的一类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轻度牛奶蛋白过敏症状
王琳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轻度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一般会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两个方面。1、胃肠道反应患者发生牛奶蛋白过敏,最容易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2、皮肤反应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产生变态反应,容易刺激皮肤,出现皮肤瘙痒、丘疹、皮肤红肿等现象。当患者出现疑似过敏的情况后,应该立即停止饮用牛奶,如果症状长时间没有好转
眼睛过敏是什么原因?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表现出过敏,可能是空气中的异物进入眼睛造成的,比如尘土、飞蛾等;也可能是长时间的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疲劳损伤;或者是化学物质的刺激,可以先去医院进行诊断,之后及时治疗。
过敏性咳嗽怎么治疗啊?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过敏性咳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病人的过敏源是什么,即咳嗽的激发因子是什么。如果明确了过敏源,远离过敏源,就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咳嗽的发生。其次,如果咳嗽严重,有痰的话,可以用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或者激素类,因此缓解症状。
为什么一到春天皮肤就过敏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春天过敏主要是考虑可能身体内缺少维生素和钙质造成皮肤新陈代谢紊乱,皮肤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再加上一些花粉、柳絮的接触也容易造成人体皮肤过敏。建议病人平时需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尽量防止接触过敏源,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乳糖不耐受怎么检查出来?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当怀疑孩子可能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时,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尿乳糖酶试验的测定。尿乳糖酶试验是检测乳糖不耐受常用的一种方法。此外还可以观察孩子平时的表现,或者经过呼气测试等。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如果大便次数不多而且不影响生长发育的话,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腹泻次数多,体重增加缓慢,就得要对孩子的饮食结构进
孕妇皮肤过敏怎么办啊?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皮肤过敏,瘙痒症状较重者,可以采用炉甘石洗剂擦涂,缓解瘙痒不适的症状。同时饮食上以清淡的饮食为主,防止食用鸡蛋、鱼、虾等食物,避免加重过敏反应。选择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穿着,室内定期进行通风,防止用手抓挠瘙痒部位。
十个月宝宝吃虾过敏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个月宝宝吃虾表现出过敏症状,家长一定要停止给孩子吃虾,如果过敏情况比较严重,表现出了休克,呼吸困难,还应当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孩子吃一些不易过敏的食物,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需要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测一下过敏源,在生活中远离过敏原。在孩子过敏期间,注意最好不要让孩子用手去
乳糖不耐受是为什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种疾病一般都是从出生就有的,当然也有后天造成的,但原因不明,一般是因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如果甜度比较高的话,体内的乳糖酶消化代谢不了,建议先不要吃过甜的食物,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
乳糖不耐受怎么检测?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乳糖不耐受可以经过大便PH检查、还原糖试验以及尿半乳糖测定进行检查,其次经过临床的症状表现也可进行初步的判断。幼儿若表现出乳糖不耐受多表现为长时间腹泻,体重增长缓慢,大便伴随酸臭味,消化不良等症状。一般可以给孩子喂食去乳糖配方奶粉,缓解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过敏性眼部是什么症状?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睛过敏最多见的症状是视觉扭曲、视力丧失和中央黑斑。黄斑位于视网膜的后极,这是一个没有血管的中空区域。它因富含黄色色素而得名,是视网膜最敏感的部分。多见的黄斑疾病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近视性黄斑变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等。
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曾萍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有皮肤皮疹、斑疹、瘙痒,可能还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等,甚至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乳糖不耐受会有非感染性的腹泻症状,一天十多次,通常不会伴有发烧等症状。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应停用母乳,改用不含乳糖的奶粉及相关产品。
哮喘过敏原怎么查
侯伟 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哮喘过敏原检查方法包括两种:1、皮肤点刺法即把已知的过敏原通过皮下注射,如果对过敏原过敏,会出现红肿反应。根据红肿大小判断过敏级别。2、抽血检查特异性抗体浓度、尘螨浓度、花粉浓度、霉菌浓度、牛奶浓度,通过浓度高低判断过敏级别,三级以上即中度以上过敏原检测,对哮喘治疗诊断有意义;如果是低级别,对哮喘意义不大。哮喘治疗属于四位一体,一、长期吸
乳糖不耐受自己会好吗
王艳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乳糖不耐受是否能自愈要看病因,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多无法自愈,后天性的改善饮食有自愈可能性。乳糖不耐受是指以乳糖酶缺乏而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腹泻等相关症状,乳糖不耐受分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以及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对于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相关药物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减少乳糖含量高食物摄入量,以缓解相关不适症状。对于继发性乳
乳糖不耐受几个月会好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乳糖不耐受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才会逐渐适应和缓解。有的孩子一到两个月会慢慢好转,但有些孩子需要半年以上。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婴儿多吃一些低乳糖饮食,以此来减少乳糖不耐受所引起的腹泻。症状好转后再逐渐改成正常饮食,这样可以避免腹泻发生。
乳糖不耐受自己会好吗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乳糖不耐受,病情随着患者自身的调理及生长发育,考虑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乳糖不耐受是指患者肠道内缺乏乳糖酶,对食物不能进行完全的消化分解,而引发的一种腹泻症状。一般婴儿的发病率较高,按照中医来说,属于脾胃虚弱的表现,治疗方面需要使用乳糖酶及健脾和胃的中药制剂进行调理。
喝酒过敏痒怎么解决
汪治国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三甲
喝酒过敏痒,根据症状轻重,采用外用药物或者系统用药治疗。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局限,瘙痒症状不是很重,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乳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抗过敏、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但如果皮疹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口服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或者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