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否可以碎石需视情况而定,部分情况可碎石,但临床应用有严格适应证。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对胆结石的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适用于胆囊功能良好、结石直径<2厘米、数量少且为胆固醇结石的患者。因胆囊结石成分复杂,约70%为混合性结石,碎石效果有限,且碎石后小结石易堵塞胆囊管或胆总管,引发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甚至胆管炎。相比之下,胆总管结石若直径<1.5厘米,可尝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通过内镜下碎石网篮或激光碎石后取出,创伤较小。肝内胆管结石因位置深、分支多,碎石治疗效果差,多需手术处理。
碎石治疗的禁忌证包括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3毫米、合并胆囊息肉或怀疑恶变者;肝内胆管结石、多发结石(尤其是充满型胆囊结石);以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此外,碎石后需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溶解残余结石,且复发率较高(5年复发率约50%),并非根治手段。
目前胆结石的主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适用于绝大多数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无需积极碎石或手术,定期随访即可。因此,胆结石患者需经超声、CT等评估结石位置、大小及胆囊功能,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碎石,避免盲目选择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