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需进行局部清洁护理、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注意预防与护理事项。局部清洁用2%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擦拭口腔;抗真菌药物可选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搽,严重或复发时谨慎用氟康唑;预防与护理要清洁哺乳用具、加强营养支持、观察病情变化。
抗真菌药物治疗
制霉菌素:可局部应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将制霉菌素研成粉末后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口腔患处,每天数次。新生儿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疗建议,因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有限。
氟康唑: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新生儿鹅口疮,在必要时可考虑使用氟康唑,但需谨慎评估其风险与收益。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影响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发挥作用。不过新生儿使用氟康唑时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可能出现的肝肾功能损害等情况。
预防与护理注意事项
哺乳用具清洁: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要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奶前后用温水擦拭乳头。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奶瓶、奶嘴等用具要严格消毒,可通过煮沸消毒等方式,至少煮沸10-15分钟,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白色念珠菌。
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新生儿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其机体抵抗力,促进鹅口疮的恢复。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要注意自身营养均衡,以保证母乳质量;对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要按照正确的冲调比例调配奶粉,确保营养供应。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新生儿鹅口疮的病情变化,如口腔黏膜白斑的范围、颜色、新生儿的吃奶情况等。若发现白斑增多、范围扩大或新生儿出现拒食、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新生儿的全身状况,如有无发热等,因为严重的鹅口疮可能会引起全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