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有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有发热(多突然起病,39-40℃甚至更高,儿童易高热,有基础病患儿需关注)、乏力;局部有咽峡部疱疹(初期灰白色小丘疹后变疱疹破溃成溃疡,分布在特定部位,儿童可哭闹拒食)、咽痛(吞咽时加剧,程度各异,儿童不愿进食需补充营养)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更高,且发热多为突然起病,可持续2-4天。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相对成人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对体温的调控能力较弱。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高热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相关心脏功能指标。
2.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机体在应对病毒感染时,免疫系统被激活,消耗了大量能量,导致全身代谢紊乱,从而出现乏力症状。对于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成年人,乏力可能会对其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需要适当休息来恢复体力。
二、局部症状
1.咽峡部疱疹:咽峡部会出现疱疹,初期为灰白色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之后迅速变为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疱疹主要分布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等部位,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咽部有异物感、疼痛感。儿童由于不会准确表达咽部不适,可能会出现哭闹、拒食等表现,这就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的进食情况和精神状态。
2.咽痛:咽痛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吞咽时,疼痛会加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只是轻微咽痛,而有些患者咽痛剧烈,严重影响吞咽和进食。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咽痛可能会导致其不愿进食,进而引起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身体恢复,此时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补充营养,如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营养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