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女性与患该病男性无保护性行为易感染)、间接接触传染(公共卫生设施卫生差、衣物混洗可能致间接感染),孕妇因激素变化易感染且可能影响自身及胎儿,有基础疾病者因血糖等因素易发病且易传播或反复感染,需注意相关卫生及疾病控制。
一、性传播是主要传染途径之一
细菌性阴道炎可通过性行为在性伴侣之间传播。研究表明,女性与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女性感染细菌性阴道炎的风险显著增加。这是因为男性携带相关致病菌后,在性行为过程中容易将病菌传递给女性,打破女性阴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引发细菌性阴道炎。
二、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情况
1.公共卫生设施: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如果卫生条件不佳,接触被污染的毛巾、坐便器等物品,有可能间接感染细菌性阴道炎。例如,公共浴室的毛巾被携带致病菌的人使用后,其他人再接触该毛巾,就有感染风险。但这种间接接触传染的概率相对性传播较低,因为病菌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和传播能力有限,不过对于免疫力较低或阴道局部防御功能较弱的人群仍需警惕。
2.衣物混洗:与他人共用内裤等衣物,若衣物上沾染了致病菌,也可能造成间接传染。比如家庭中多人混洗衣物,其中有人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其病菌可能残留在衣物上,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
三、特殊人群的传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微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细菌性阴道炎致病菌的侵袭。同时,孕妇若感染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会对自身健康及胎儿产生影响,比如增加早产等风险。孕妇感染后可能通过密切接触等方式将病菌传递给胎儿,因此孕妇需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降低传染风险。
2.有基础疾病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升高,有利于致病菌生长繁殖,更容易发生细菌性阴道炎,且相对更容易通过自身局部环境变化或接触行为造成病菌传播或自身反复感染,这类人群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环境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