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需识别其手、足、口腔皮疹及发热等症状,居家护理要隔离休息、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发热超38.5℃或持续不退要就医,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病情,出现重症表现需立即送医
一、手足口病的识别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一般通过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来初步识别,若孩子出现上述部位的皮疹且有发热等情况,需警惕手足口病。
二、居家护理要点
1.隔离休息:让孩子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因为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隔离可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儿童。一般需要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左右。
2.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由于口腔内有疱疹,漱口可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疼痛,利于疱疹愈合。
3.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衣着宽松、柔软,避免摩擦皮疹。皮疹处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等缓解瘙痒,但要避免孩子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三、发热处理
1.物理降温:若孩子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这是因为物理降温相对温和,适合儿童,能有效降低体温,且对孩子身体刺激小。
2.及时就医:当孩子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不退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处理。因为持续高热可能会引发其他并发症,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四、饮食注意
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烫的食物,以免刺激口腔疱疹引起疼痛。这是因为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有助于孩子吞咽,减少对口腔的刺激,利于病情恢复。
五、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呼吸、心率等。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若发现孩子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急促、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需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因为这些可能是手足口病重症的信号,延误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