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什么
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其在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路黏膜防御功能受损时易逆行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女小儿因尿道特点、男小儿因解剖结构异常易受其感染,除它外其他致病菌少见,女小儿要注意外阴清洁,男小儿有包茎等要清洁或手术,有基础疾病小儿要密切关注健康、定期检查,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一、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
(一)大肠埃希菌在小儿泌尿道感染中的特点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正常菌群之一,当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路黏膜防御功能受损时,肠道内的大肠埃希菌可逆行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在女性小儿中,由于其尿道短、直且距离肛门近,更易受到来自肛门周围大肠埃希菌的污染而发生泌尿道感染;对于男小儿,若存在包茎、尿道下裂等解剖结构异常,也容易导致大肠埃希菌定植引发感染。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超过半数以上,是小儿泌尿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
(二)其他相关致病菌情况
除大肠埃希菌外,也有其他致病菌可引起小儿泌尿道感染,但相对少见。例如,变形杆菌在小儿泌尿道感染中也有一定比例,它常与尿路结石等基础疾病相关,当存在尿路结石时,结石表面易附着变形杆菌,从而引发反复的泌尿道感染;克雷伯菌属中的某些菌株也可导致小儿泌尿道感染,但相较于大肠埃希菌,其发生率较低。不过,总体而言,大肠埃希菌仍是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
二、小儿泌尿道感染相关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女小儿,因其生理结构特点更易发生泌尿道感染,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大便后要从前往后擦拭,避免粪便污染尿道;男小儿若存在包茎等情况,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局部清洁,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适时进行包皮环切术等处理以降低泌尿道感染风险。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尿路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的小儿,更要密切关注其泌尿道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疑似泌尿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对小儿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