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怎么引起的
鹅口疮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或口腔局部环境改变时发病,宿主因素包括婴幼儿因口腔黏膜娇嫩、免疫系统不完善等易感染,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人群抵抗力下降易发病;局部因素有口腔卫生不良致食物残渣留存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破坏菌群平衡、抑制免疫功能,佩戴假牙致局部环境改变易使白色念珠菌定植。
一、宿主因素
1.婴幼儿:婴幼儿的口腔黏膜娇嫩,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更容易患鹅口疮。这是因为此阶段婴幼儿的口腔局部防御功能较弱,例如唾液中溶菌酶含量低、口腔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等,使得白色念珠菌容易定植和繁殖。而且婴幼儿往往通过接触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比如被污染的奶嘴、玩具等。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衰老,免疫功能减退,口腔内的菌群平衡容易被打破,也可能因口腔卫生状况不佳等因素增加鹅口疮的发病风险。
3.免疫力低下人群:患有某些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其身体对白色念珠菌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的侵袭而引发鹅口疮。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白色念珠菌等机会性致病菌极易在口腔等部位大量生长繁殖。
二、局部因素
1.口腔卫生不良: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口腔内会残留食物残渣等,为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繁殖。比如婴幼儿在喂奶后若不及时清洁口腔,奶渍残留就容易滋生白色念珠菌。
2.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正常的菌群平衡,使白色念珠菌失去了其他菌群的制约而大量繁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可能改变口腔局部的微环境,从而增加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几率。例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口腔内发生鹅口疮的风险会升高。
3.佩戴假牙:假牙佩戴不合适、清洁不彻底等情况,会导致口腔局部环境改变,容易成为白色念珠菌定植的场所,进而引发鹅口疮。比如假牙与口腔黏膜贴合不紧密,食物残渣容易留存其中,为白色念珠菌生长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