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髓炎早期症状
下颌骨骨髓炎早期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疼痛(早期轻微钝痛,渐加剧呈持续性跳痛,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肿胀(病变部位相应区域软组织肿大,皮肤轻度发红、温度升高,范围可扩大)、牙龈及口腔黏膜改变(牙龈红肿、溢脓倾向,口腔黏膜充血,牙源性感染有患牙相关表现);全身有发热(部分患者38℃-39℃左右,儿童更敏感、波动大,成人依自身免疫状况而异,基础病患者更明显)、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不同年龄耐受不同,基础病患者更显著)。
疼痛:早期患者可出现病变部位疼痛,开始可能为轻微钝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剧,呈持续性跳痛。例如,急性化脓性下颌骨骨髓炎早期,炎症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导致疼痛明显,患者可能因疼痛而影响进食和说话。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而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肿胀:病变部位相应区域出现肿胀,下颌骨相应部位的软组织会逐渐肿大,皮肤可能伴有轻度发红、温度升高。对于有口腔局部感染病灶蔓延导致下颌骨骨髓炎的患者,肿胀可能先从患侧牙龈、颊部等开始,随着炎症扩散,肿胀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牙龈及口腔黏膜改变:患侧牙龈可能出现红肿,伴有溢脓倾向,口腔黏膜相应部位也可能充血。如果是由牙源性感染引起的下颌骨骨髓炎,通常有患牙的相关表现,如患牙松动、叩痛明显等。不同性别在这方面的表现差异不大,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吸烟人群可能因口腔卫生状况相对较差,牙龈肿胀等症状可能更明显。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39℃左右,呈低热或中度发热。这是因为机体对炎症反应产生的全身性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感染的反应可能更敏感,发热可能相对更明显,且体温波动较大。成人则根据自身免疫状况,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
全身不适:患者可能感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的出现与炎症引起的机体代谢改变有关,不同年龄人群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爱活动等,而成人可能表现为工作效率下降、嗜睡等情况。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全身不适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对炎症的抵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