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鸡眼和跖疣
鸡眼与跖疣可从外观形态、生长部位特点和疼痛特点等方面区分,鸡眼是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多因挤压摩擦致足底受力部位单发,按压疼;跖疣起初为细小发亮丘疹渐增大,表面粗糙有角质环、软芯及黑血点,多部位多发,免疫力低者易感染HPV致发,按压也疼但特点不同,难辨时应及时就医。
一、外观形态
1.鸡眼:通常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与皮肤表面平或稍隆起,像一个小硬块,按压时会有疼痛。好发于足底、小趾外侧或趾间等经常受摩擦或挤压的部位,一般为单个出现。
2.跖疣:外观多样,起初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周围绕以稍高起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黑色小出血点。数目常较多,可散在分布,也可融合成片。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跖疣,但免疫力较低者相对更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发病,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等。
二、生长部位特点
1.鸡眼:多因局部皮肤长期受挤压或摩擦引起,常见于足底受力部位,像长期行走、站立工作的人,足底承受压力较大,更容易长鸡眼。
2.跖疣:是由HPV感染所致,可发生在足底任何部位,尤其易在足部多汗、有破损的部位生长,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HPV从而引发跖疣,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免疫力,相对更容易出现跖疣问题。
三、疼痛特点
1.鸡眼:按压时疼痛明显,尤其是站立或行走时,因为压力会集中在鸡眼部位,刺激周围神经导致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走等活动时的异常表现来判断。
2.跖疣:按压时也会有疼痛,但有时疼痛相对没有鸡眼那么尖锐,而且由于其有病毒感染因素,可能会有一定的传染性,在免疫力不同的人群中疼痛表现可能受自身免疫反应影响,比如免疫力较强者可能疼痛相对不那么剧烈,而免疫力较弱者疼痛可能更明显。
通过以上外观形态、生长部位特点和疼痛特点等方面的区别,可以帮助分辨鸡眼和跖疣。如果难以自行分辨,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