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痢疾症状
小孩痢疾的症状包括典型症状、不同类型症状特点,护理和治疗需特别注意。典型症状有肠道症状(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全身症状(发热、精神萎靡等);不同类型中,急性典型痢疾起病急有里急后重等,急性非典型痢疾症状轻易误诊,中毒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凶险肠道症状不明显;对于患病小孩,低龄儿童发热优先物理降温,避免随意用药,保证水分摄入防脱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
一、典型症状
1.肠道症状:腹泻是小孩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轻者每天数次,重者可达数十次。开始时大便可能为稀便,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黏液脓血便,即大便中带有黏液和脓血,这是痢疾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同时,患儿还可能伴有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多为阵发性的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排便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
2.全身症状: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高低不等,轻者为低热,重者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还可能伴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烦躁等。
二、不同类型痢疾的症状特点
1.急性典型痢疾: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里急后重表现为患儿有强烈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少,且排便后仍有未排净的感觉。
2.急性非典型痢疾: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轻度腹泻,大便中黏液较少,脓血不明显,腹痛和发热等全身症状也相对较轻,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3.中毒性痢疾: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在肠道症状出现前就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甚至发生休克和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而肠道症状往往不明显,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三、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小孩患痢疾,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各个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在护理和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低龄儿童,在发热时应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患儿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随意给低龄儿童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要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若患儿出现精神状态差、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