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连的症状表现
骨不连是骨折常见并发症,症状表现有局部疼痛与异常活动、畸形与肌肉萎缩及影像学表现异常,年龄、特殊生理时期、不良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会影响其发生和症状表现。
局部疼痛与异常活动:骨折部位在愈合过程中通常会逐渐趋于稳定,疼痛也会逐渐减轻。但发生骨不连时,骨折处会再次出现疼痛,尤其是在活动骨折部位时疼痛更为明显。同时,骨折端可出现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骨折部位在愈合后是相对稳定的,不会有异常的活动,而骨不连时骨折端会出现不正常的活动情况。例如,原本已经固定的骨折部位,患者活动时能感觉到骨折端相互摩擦或异常的移动。
畸形与肌肉萎缩:长期的骨不连会导致骨折部位的畸形,这是因为骨折端没有正常愈合,在肌肉牵拉等作用下出现畸形改变。另外,由于骨折部位长期不活动,相应的肌肉会出现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会使肢体的力量下降,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活动。比如上肢骨折发生骨不连时,手臂可能会出现畸形,同时手臂的肌肉会变得松软无力,活动受限。
影像学表现异常:通过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骨折端骨痂生长稀少,骨折线清晰可见,骨折端可能出现硬化、吸收等情况。正常骨折愈合过程中会有骨痂形成,骨折线逐渐模糊,而骨不连时X线片上显示骨折端没有明显的骨痂生长,骨折线持续存在,有时骨折端还会出现硬化现象,骨折端的骨质变得致密,不利于骨折的愈合;或者骨折端出现吸收,骨质被破坏吸收,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年龄因素会影响骨不连的发生和症状表现,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不连时可能在畸形表现上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骨骼可塑性较强,但长期骨不连也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女性在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的营养状态等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发生骨不连时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骨不连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更明显,因为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阻碍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酗酒会影响骨骼的代谢等,从而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不连症状加重。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骨不连的症状可能更难改善,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影响骨折端的成骨细胞等的功能,导致骨不连相关症状持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