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7型感染引起,多见于6-18月龄婴幼儿,表现为突发高热3-5天、热退疹出,可据临床表现诊断,无特效抗病毒药,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特殊人群婴幼儿需密切关注病情,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护理要多休息、保皮肤清洁等
临床表现:
年龄分布:多见于6-18月龄的婴幼儿,3岁以后少见。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产生相应抗体,感染概率降低。
发热表现:突发高热,体温可骤升至39-40℃以上,持续3-5天,体温持续期间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可能仅有轻微烦躁、食欲稍差等表现。此阶段需密切监测体温,因为高热可能引发惊厥等情况,尤其对于有惊厥病史的婴幼儿,需积极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控制体温。
出疹表现:热退疹出是其典型特点,体温下降后1-2天内开始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首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皮疹一般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和脱屑。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的发热3-5天,热退疹出的表现有助于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在发病初期白细胞总数可稍高,随后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病毒学检查可检测血清中HHV-6或HHV-7的特异性抗体,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可确诊,但该检查一般用于科研或不典型病例的确诊。
治疗与护理:
治疗原则:目前幼儿急疹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当体温超过38.5℃且患儿出现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超剂量等情况。
护理要点:让患儿多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避免搔抓皮疹,防止皮肤感染。注意室内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饮食上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
预后情况: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多数患儿经过适当护理和对症处理后可顺利康复,皮疹消退后不会遗留后遗症,机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对于特殊人群中的婴幼儿,家长需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特别是体温变化和精神状态。如果患儿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抽搐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