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崩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儿童尿崩症有尿量异常增多、口渴明显、尿液性状改变、生长发育可能受影响及其他伴随表现等临床特征,尿量显著增多是突出表现,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不敏感致肾脏不能有效重吸收水分,尿量多达3-10L甚至更多,还会有口渴、尿液稀释等表现,长期不控影响生长发育,部分有烦躁等精神症状及原发病相关表现等
一、尿量异常增多
儿童尿崩症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尿量显著增多。正常儿童每日尿量相对稳定,而尿崩症患儿每天尿量可多达3-10L甚至更多,这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缺乏或肾脏对ADH不敏感,导致肾脏不能有效重吸收水分,使得大量尿液排出。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会因频繁排尿而出现尿布更换频繁等情况,同时由于摄入大量水分来补充丢失的尿量,可能会出现频繁饮水的表现。
二、口渴明显
因为尿量增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较多,患儿会出现明显的口渴症状,总是频繁要求饮水,而且所饮水量通常较大。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试图通过补充水分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表现为哭闹时泪水减少等因口渴导致的表现,而年长儿童则会主动表达口渴感并频繁饮水。
三、尿液性状改变
患儿排出的尿液颜色较淡,呈稀释状态,尿比重降低,一般低于1.005。这是因为尿液中水分含量多,溶质相对减少所致。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比重降低等特征性改变。
四、生长发育可能受影响
由于长期的尿量异常增多和口渴饮水,若不能得到良好控制,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婴幼儿期和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长期的水盐代谢紊乱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营养物质吸收和生长激素等的分泌调节,导致患儿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部分尿崩症患儿在未得到有效治疗时,其生长速度低于正常同龄儿童。
五、其他伴随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这与体内水盐平衡失调以及频繁排尿影响休息等因素有关。另外,对于中枢性尿崩症患儿,若为下丘脑-垂体部位病变引起,可能还会伴有原发病的相关表现,如颅内肿瘤导致的头痛、呕吐等症状(若存在颅内肿瘤等原发病因)。而肾性尿崩症患儿可能有家族遗传史相关的表现等。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其临床表现的具体呈现和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临床医生综合评估。



